2008年5月27日 星期二

中國古代四大名樓

號稱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我國湖北省武昌市蛇山黃鶴樓磯頭,相傳它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西元223年),在歷史的長河中,黃鶴樓歷經滄桑,屢毀屢建,不絕於世,可考證的就達30餘次之多。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末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八月,因漢陽門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風大火猛,殃及城樓,很快將這千古名樓化為灰燼,僅存數千斤寶蓋銅樓鼎一架。此後近百年未曾重修。現存黃鶴樓為20世紀80年代重建而成。

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市,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我國湖南省北方,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裏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終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膝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滕王閣位於我國江西省南昌市內,始建于唐顯慶四年(659年)。675年滕王閣重修,唐代著名詩人王勃前往慶賀,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滕王閣序》,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滕王閣歷經興廢29次,1985年重建,1989年主閣竣工開放。新閣淨高57.5米,明三暗七,建築面積約13000平方米,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坐西朝東,南北對稱。碧瓦朱柱,鎏金重簷,彩繪附粱,金匾四懸,繼承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

蓬萊閣,因有海市之勝,歷史上曾是秦、漢之君巡幸的地方;之後,八仙過海的傳說又長久地依附在這裏,遂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仙境。蓬萊閣即緣此而建,坐落在城北瀕海的丹崖山巔。丹崖拔海面起,通體赭紅,與浩茫的碧水相映,時有雲煙繚繞,蓬萊閣高居其上,“仙閣淩空”確是一幅天開的畫圖。蓬萊閣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創修于宋嘉佑六年。 蓬萊閣位於煙臺市西,坐落在蓬萊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全國四大名樓。 2004年1月31日,煙臺山出現罕見海市蜃樓奇觀,人間仙境蓬萊閣清晰浮現在煙臺山上。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長恨歌

長恨歌〈七言古詩〉:唐 白居易

中唐憲宗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與陳鴻等遊於遊仙寺,因話及昔年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相與感嘆,並請白居易作歌以傳其事。白居易應命作長恨歌,凡百二十句,八百四十字。由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荒淫享樂、倒行逆施,終於釀成大亂,也埋葬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大要,分成四節:
〈一〉寫楊貴妃專寵,又千方百計取悅玄宗。
〈二〉寫安史亂起,發生馬嵬坡兵變,楊貴妃賜死的悲劇。
〈三〉寫玄宗朝夕思念楊貴妃,由蜀還都,觸目傷情。
〈四〉幻想臨邛道士訪尋仙山,得見楊貴妃。以倒敘手法回憶往日七夕與玄宗的愛情密誓,感嘆幽明永隔,結出長恨。

長恨歌傳〈傳奇小說〉:唐 陳鴻。

係為白居易長恨歌所作之傳。故事基本結構與長恨歌相同,以楊妃賜死馬嵬為界,分成前後兩大部分,然其鋪陳更為詳盡,內容更為條貫。其事雖本於長恨歌,然論影響則與白氏所作一樣久遠。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雜劇〉:元 白樸。

是根據白居易長恨歌再創造的,寫的仍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所不同的是刪去了原著中道士求仙一段,而以唐明皇思念楊貴妃的悲劇作結。這部愛情悲劇的主題思想比較複雜,一方面譴責唐明皇的沉湎酒色,荒淫誤國,正是他晚年的昏庸腐朽,釀成了安史之亂,帶來災難;另一方面又贊揚他對楊貴妃的真誠愛情,對二人甚表同情,在歌頌李楊愛情的同時,又寫了楊貴妃與安祿山的曖昧關係。

長生殿傳奇〈戲曲〉:清 洪昇。

是洪昇歷時十餘年,並三易其稿寫成的傳奇名劇,內容仍為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凡五十齣。其初稿為『沉香亭』,寫「李白之遇」;二稿「去李白,入李泌輔肅宗中興。」,更名《舞霓裳》;三稿「念情之所鍾,在帝王家罕有,馬嵬之變,已違夙誓,而唐人有玉妃歸蓬萊仙境,明皇遊月宮之說,因合用之,專寫釵合情緣」,完稿於清康熙二十七年,定名「長生殿」。

此劇繼承了長恨歌與長恨歌傳的主題,以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來表現、謳歌生死不渝的愛情,同時穿插安史之亂前後的唐代政治事件。雖對李楊表示同情,但又對他們沉溺於驕奢淫逸的生活、敗壞朝政,導致社會變亂,最終葬送自己的愛情,又給人民帶來災難,進行譴責,聯繫政治來寫愛情。 他反對毫無根據的「子虛烏有」,胡亂編造,主張創作要有根據,他認為戲劇有關「風教」,有關「詩人忠厚之旨」,有垂戒來世的功能,因此「凡史家穢語,概削不書」,「予撰此劇只按白居易長恨歌,陳鴻長恨歌傳為之。而中間點染處,多採《天寶遺事》、《楊妃全傳》。

國學講義

文體作法 大塊齋講義

 柏梁體 七言詩體之一種,相傳漢武帝在柏梁台上與群臣聯句賦詩,每人一句,每句用韻,一句一意,聯成一詩:「日月星辰和四時(武帝),驂駕駟馬從梁來(梁孝王武),郡國士馬羽林材(大司馬),總領天下誠難治(丞相石慶),和撫四夷不易哉(大將軍衛青),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倪寬)……」世稱柏梁體,後人認為是「聯句之祖」。
 正始體 三國魏後期流行的一種詩風。出現於正始年間(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說:「正始體,魏年號,嵇(康)、阮(籍)諸公之詩」。當時,政治黑暗,不少文人受了老莊思想的影響,為了遠禍全身,往往沉湎於玄學思辨之中。詩歌大多反映談玄說理,超脫求仙,避世韜晦的思想,有脫離現實的消極傾向。玄言詩風靡一時,故正始體也稱為玄言詩。阮籍、嵇康多以曲折隱晦的手法,表現徬徨的心情,流露出不滿現實的傾向,藝術成就較高。
 元嘉體 南朝宋元帝元嘉年間流行的一種詩風。主要指謝靈運所開創的辭藻華麗、新奇,注重聲韻、對偶的山水詩。它以細膩逼真的形象,描繪出大自然的優美景色,色彩淡雅,風格清新,衝破了風靡一時,枯燥無味的玄言詩風,為詩壇帶來一股新鮮活力。嚴羽《滄浪詩話˙詩體》說:「元嘉體,宋年號,顏(延之)、鮑(照)、謝(靈運)諸公之詩」。他們詩風相近,都有一些描摹山水的抒情佳作,但顏詩過於雕琢,成就不高,鮑照成就主要在於樂府詩,其七言歌行體《行路難》十八首,筆力遒勁,格調高昂,影響遠遠超出一般山水之作。
 選體 指南朝梁蕭統《昭明文選》(簡稱《文選》)所選詩歌的風格體制。《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詩文總集,共選錄周秦至齊梁的詩文三十七類七百餘篇。各類文體的重要作品大致具備,其標準為「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文選˙序》)即要有深刻的藝術構思和華美的詞采,對後世影響很大。隋唐以後,幾乎成為文人學士的必修課本。宋人有諺:「文選爛,秀才半。」對《文選》的注釋和研究也成了一項專門學問,稱為“文選學”,所選的大多為五言古體。
 永明體 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體。主要創始人是沈約,他強調詩歌的聲韻格律,著《四聲譜》,提出了著名的四聲八病之說,即把漢字區分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要求詩歌聲韻、音調配合時要避免「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毛病。這些音律要求和對偶形式結合,形成了一種新詩體,即所謂“永明體”。它促進了詩歌由古體詩趨向近體詩的發展,對唐詩的繁榮,從形式格律貢獻詞、曲、駢文等具有重大影響。永明體的代表作家還有謝脁、王融、范雲等竟陵八友。其中以謝脁文學成就最高。
吳均體 指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詩文風格。吳均家世貧寒,少不得志,故其詩好以青松、桂樹、寶劍等為喻,抒發寒士骨氣和懷才不遇的憤懣。如《贈王桂陽》足與左思的《詠史》比美。他還善於描繪山水風物,風格清新挺拔,除了詩歌外,其書信短文也時見佳句,如〈與宋元思書〉。
上官體 以初唐詩人上官儀為代表的一種詩風。上官儀是太宗的寵臣,常為朝廷起草文書、詔令,又是典型的宮廷文人。他的詩十之八九未脫六朝綺靡浮豔文風的舊習,屬應制奉和之作,不外歌功頌德,點綴昇平,描寫宮廷生活。內容貧乏,思想膚淺,堆砌詞藻,華而不實,與南朝宮體詩實無差別。由於當時詩壇荒涼,齊梁餘風未盡,加上上官儀的地位和影響,一時仿效者甚多。他工於五言詩,對律詩格律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
元和體 俗稱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的詩風。元和是唐憲宗年號,所謂元和體,一般指兩類,一類是元白詩中一些次韻相酬答的長篇排律和杯酒光景間的詩章。一類指當時其他詩人摹仿元白詩風所寫的一些互相唱和的長篇排律和流連光景的短篇。元和體既非元白詩的精粹,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元白詩風。
長慶體 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的詩風。因其作品風格相似,都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集,元稹有《元氏長慶集》,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而得名。一般指他們的長篇敘事詩,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元稹的〈連昌宮詞〉等,因格調獨特而別開生面。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如清初吳偉業的〈永和宮詞〉、〈圓圓曲〉,清末王國維的〈頤和園詞〉都屬於長慶體的仿製。
香匲體 一種詞藻華麗,多寫男女豔情的詩體。因唐韓偓的《香匲集》而得名。此集中的詩主要表現士大夫文人尋歡作樂的奢華生活和傷春悲秋的沒落情趣,尤多聲色描寫,充滿綺羅脂粉之氣。柔弱纖巧,與溫李詩風相近。後世多仿效之,稱為“香匲體”。
西崑體 北宋初期流行的一種詩風,因楊憶編《西崑酬唱集》而得名,內收錄楊憶、劉筠、錢惟演等十幾個御用文人詩篇二百餘首。西崑,原指西方崑崙山,傳說是古代帝王藏書之地。楊、劉、錢均為翰林學士等宮廷侍臣,經常出入於宮廷藏書處,在為皇帝修書、制誥之餘,酒足飯飽後即以詩唱和,作為消遣,故把他們的詩集稱為《西崑酬唱集》。內容主要是抒寫達官貴人的優游生活,或華燈綺宴,或詠物湊趣,或男女戀情,大多無病呻吟,缺乏真實情感。他們常常命題作詩,互相唱和,為作詩而作詩。
誠齋體 南宋詩人楊萬里(號誠齋)所創的一種新鮮活潑、風趣自然的詩風。其詩特點:一是擺脫江西詩派掉書袋的弊病,多從自然景物中直接取材,即興抒情,所謂“山中物物是詩題”,“不聽陳言只聽天”。尤喜描寫農家田園生活情景。二是詼諧幽默,充滿風趣。自言“老子平生不解愁”,富於樂觀、開朗色彩。三是語言通俗、淺近、平易、自然,吸取大量俚語謠諺入詩。如“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插秧歌〉)等,類同口語白話,隨處可見,俗語也不避忌。誠齋體別開生面,獨具一格,其詩反映當時社會生活,且多即興之作,信手拈來,一揮而就,未經高度提煉概括,難免失之粗率、瑣屑,不能沁人心脾,很少驚人傑作。
臺閣體 明代永樂、成化前後流行的一種詩風。代表人物是楊士奇、楊榮、楊溥,時稱“三楊”。他們都先後官至大學士,代行宰相職務,都是“臺閣重臣”。故把他們提倡的文體稱為臺閣體。其作品內容十分狹窄,除“聖諭”、“代言”、“應制”之類的“頌聖”之作,就是墓誌銘、神道碑、題序等應酬之作,不外歌功頌德、粉飾太平之作。平庸呆板、毫無創造力,但由於他們顯赫的政治地位,加上統治者的提倡、推崇,壟斷文壇有百年之久,許多官僚文人競相模仿。《四庫提要》說:“成化以後,多臺閣雍容之作,愈久愈弊,陳陳相因,遂至嘽緩冗沓,千篇一律”,對明代詩歌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謠諺 歌謠與諺語的合稱。主要是民間詩人的口頭創作,內容多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思想,形成短小精悍,語言質樸通俗。謠,原是不用樂器伴奏的歌唱,歌謠常常合為一體,一般有韻可唱,如山歌、漁歌、民謠、童謠等。諺語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言簡意賅的熟語,常以簡鍊、形象的詞語,蘊含某種深刻的道理。謠諺也是一種民間文學形式,產生極早。清沈德潛之《古詩源》中收有〈擊壤歌〉、〈南風歌〉、〈康衢謠〉、〈白雲謠〉以及古籍中的諺語等皆屬古代諺謠。
史詩 古代敘事詩中長篇作品。多產生於早期社會,表現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歌頌祖先的英雄事蹟。一般卷帙浩繁、結構宏大、氣勢雄渾,並帶有神話和幻想的色彩。我國古典詩歌中尚缺乏這類典型的史詩,但《詩經‧大雅》的〈民生〉、〈公劉〉和〈綿〉等,描寫周代始祖出生和民族發展的史實,帶有神異色彩,是周代敘述開國歷史的詩篇,具有史詩的性質。有時也把某些規模巨大、能較全面地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的優秀敘事作品,稱之為史詩或史詩式的作品。如《史記》、《紅樓夢》等。
樂府詩 詩體名。樂府原是漢武帝設立的音樂機關,主要掌管音樂,並兼管收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樂,便於朝廷宴飲或祭祀時演唱。這種能配樂的詩歌稱之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樂府詩中的精華是樂府民歌。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西漢收集到的民歌目錄有一百八十篇,採集地區遍及黃河和長江流域。可惜大多亡佚,現存兩漢樂府民歌總共不過四十首左右,保存於相和歌辭、雜曲歌辭和鼓吹歌辭中。樂府民歌大多是民間詩人的口頭創作,是作者「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產物。它風格樸實、形式活潑,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遭遇和思想願望,是漢代文學中的精華部分。例如描寫戰爭給人民帶來苦難的〈戰城南〉,表現人民在殘酷壓迫下貧困飄泊的〈婦病行〉,反映離鄉背井、遊子思鄉的〈古歌〉,抒寫理想愛情的〈上邪〉等。尤其是〈孔雀東南飛〉、〈陌上桑〉等更是我國古代民間敘事詩難得的佳作。漢樂府詩繼承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代仿效漢樂府創作的詩歌多不勝數,直到晚清還有人寫樂府體詩,故廣義的樂府詩除漢樂府外,還包括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後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宋元以後出現的詞、散曲和劇曲,因能合樂,有時也稱為樂府。
詠懷詩 主要是抒發詩人情懷的詩歌。有的以直抒胸臆的形式出現,有的則藉助於比興、象徵等手法曲折表達。詠懷詩的名稱最早見於魏末阮籍的《詠懷詩》八十二首,這些詩反映了他在激烈殘酷的政治現實中矛盾、苦悶的心情。魏晉之際,不少文人憂生懼禍,處於“終生履薄冰”的險境,只好佯作輕狂、縱酒取樂,以虛無玄遠的老莊思想作為精神寄託。阮籍既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又無力反抗邪惡勢力,迫於當時黑暗恐怖的社會環境,滿腹的鬱悶痛苦只能以曲折含蓄的方式發洩,構成其《詠懷詩》深沉、隱晦的特色。阮籍的《詠懷詩》對後世產生過重大影響,成為抒懷詩中常見的類型。往往成系列出現。如陶潛的《飲酒》、庾信的《擬詠懷》、陳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風》等都是一組組出色的詠懷之作。
詠史詩 藉敘述史事來抒情言志的一種詩歌。一般有兩類,一類是以寫史為主,帶有敘事性質,所謂“檃括本傳,不加藻飾”,例如現存最早的班固的一首詠史詩,主要抒寫孝女緹縈入身為婢,以贖父刑的故事。敘事有餘,抒情不足,缺乏文采,故鍾嶸批評它“質木無文”。另一類是藉詠史以抒懷,託古言今,藉古傷懷。以詠史詩著稱的晉左思的八首詠史詩即屬此類:“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證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斷之。或只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只述史事,而己意默寓。”(張玉谷《古詩賞析》),另外,沈德潛(《古詩源》)說:「太沖(左思)《詠史》,不必專詠一人,專詠一事,詠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見,此千秋絕唱也」。
玄言詩 魏晉時代流行的一種詩體。魏晉年間連年混戰,政治混亂,不少文士慘遭殺害。在這種恐怖的形勢下,儒學衰微,老莊思想盛行,許多文人為了避禍全身,韜晦遁世,往往脫離現實,追求曠達放蕩的生活,飲酒服藥,一味在老莊的虛無主義思想中,尋求靈魂的寄託,形成了風行一時的玄言詩。玄言詩內容多談玄說道,或辨析名理,寫詩必符合老子的志趣,作賦就用莊子的語言。代表作家是孫綽、許詢、王弼、何晏等。阮籍、嵇康也寫過不少玄言詩。
遊仙詩 一種以描繪仙人仙境來寄寓作者思想感情的詩歌。它正式流行於魏晉之際。曹植的〈仙人篇〉、〈遠遊篇〉、〈升天行〉、〈三遊〉等,阮籍的某些《詠懷》詩就屬於遊仙一類。但以遊仙作為詩題,專門寫遊仙的代表作家則是東晉的郭璞,今存其《遊仙詩》十四首,內容主要是藉優游虛無飄渺的仙境,表現蔑棄富貴、嚮往隱逸的思想。雖有消極避世傾向,但其中也流露出某些不滿現實的感嘆。
田園詩 主要描寫田園景色和農村生活情趣的詩歌。起源於東晉,創始人是陶淵明。陶因不滿官場黑暗,後期退歸田園,過著清貧的隱居生活。他的田園詩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或歌詠田園優美景色,或抒寫恬靜平和的農家生活,或反映自己農村田園生活的愉悅之情,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不慕名利的高潔情操和曠達心境,創造了濃郁的詩的意境,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田園詩派後來往往和山水詩派合一,唐代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韋應物,宋代的楊萬里、范成大等,都是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
山水詩 主要描繪山水景色的詩歌。起源於南朝晉宋年間,創始人是謝靈運。由於他觀察細緻,體驗深切,運用精鍊、工麗的語言,形象地再現大自然的美,並能藉景抒情,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一時形成了南朝的山水詩派。山水詩的興起,衝破了極盛一時的玄言詩風,開一代新風,在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此後,謝脁、沈約、何遜、庾信等,都有不少描摹山水的佳作。唐代李白、王維、孟浩然,宋代蘇軾、陸游等,都寫出大量意境優美的山水佳作。
宮體詩 南朝梁在宮廷中盛行的一種詩風,以描寫宮廷生活為主。為首的是梁簡文帝蕭綱。他不但自己傾力而作,還公開提倡“立身先須謹慎,文章且須放蕩”。《梁書‧簡文帝紀》自述:「余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傷於輕豔,當時號曰宮體」。主要作家有宮廷文人徐陵、庾信、吳均、何遜等人,還有簡文帝之弟蕭繹。宮體詩是當時統治者荒淫奢侈、流連聲色生活的反映。它比專寫閨情別緒的豔情詩更甚,內容庸俗低級,文辭浮豔雕琢,多描繪女子的情態、姿色,或寫女人的衣領、繡鞋、枕席、衾帳等,甚至描寫男色、蘊含著肉感和性慾的暗示。輕薄放蕩,纖巧浮豔,是詩歌史中色情文學的代表。
邊塞詩 唐代興起的一種專寫邊塞生活情景的詩歌,以岑參、高適為代表,形成邊塞詩派。邊塞詩的題材較為廣泛,或描繪邊塞荒漠的雄奇風光:「瀚海闌干百尺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岑參);或渲染邊地生活的艱苦,戰爭的殘酷:「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或揭露邊防殘酷的戰爭與複雜心情:「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李頎);或反映征人思婦的痛苦離情:「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由於當時正處唐王朝國勢強大、民心奮發之際,邊塞戰爭又大多屬廓清騷擾、衛國保土的正義性質,故儘管環境惡劣、戰爭艱苦,詩人仍能在悲涼慷慨的感嘆中,透露出豪邁奔放的氣概,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或抒發以身報國的愛國豪情:「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返」(王昌齡);或夾敘胡地風習,充滿異國情調和生活氣息:「琵琶長笛齊相和,羌兒胡雛齊唱歌,渾炙犂牛烹野駝,交河美酒金叵羅」(岑參)。邊塞詩呈現出雄渾開闊、激越悲壯的風格特色,具有陽剛之美。在我國詩歌中獨具一格。
諷喻詩 一種主旨在於諷諫、勸喻的詩歌。唐白居易晚年曾將自己五十歲以前所寫的詩分為四類,其中價值最高,也是他本人最重視的是諷喻詩有一百七十多篇。他說:「自拾遺來,凡所適所感關於美刺比興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題,題為新樂府者,為之諷喻詩。」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他一貫主張詩歌要反映現實生活,做到“補察時政”、“泄導人情”的教化作用,大多寫於元和初年白居易當諫官時。諷喻詩的內容多反映人民的痛苦遭遇(如〈觀刈麥〉),揭露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和專橫跋扈(如〈賣炭翁〉等)。也有為被壓迫婦女鳴怨訴苦(如〈上陽白髮人〉等)和表現下層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如〈縛戎人〉等)。主題專一、明確,「一吟悲一事」,敘事、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語言通俗樸素,平易曉暢,做到「老嫗能解」。諷喻詩繼承並發展了建安以來,尤其是杜甫詩歌中的現實主義精神。
感傷詩 唐白居易所作詩歌的一類。他曾將自己五十歲以前寫的一千多首詩分為四類,即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感傷詩主要抒寫詩人「隨感遇」的詠歎,帶有某種感傷色彩,數量不算多,但因有〈長恨歌〉、〈琵琶行〉兩篇敘事長詩,影響極大。〈長恨歌〉描寫唐明皇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中雖對唐玄宗時期的腐敗政治和奢淫生活有所諷刺和批判,但主要是歌頌李、楊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所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對他們的悲劇,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全詩充滿哀惋感傷的味道。〈琵琶行〉融進了詩人自身的遭遇和體驗,感受更加深切。它藉江上琵琶女的身世和樂聲,寄託了詩人被貶後的失意情懷,引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強烈共鳴。這兩首長詩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語言華麗流暢,感情真摯動人。尤其是〈長恨歌〉中對於楊貴妃的形容,〈琵琶行〉中對樂聲的描繪,借用鮮明形象的比喻,來抒寫抽象的感情和難以捉摸的聲音,更為膾炙人口,幾乎家喻戶曉。人稱:「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閒適詩 表現詩人閒適心情的詩歌,多反映士大夫文人流連光景的閒情逸致。閒適詩名稱首創於白居易。它和諷喻詩相對,是白詩中主要的兩大類。閒適詩的內容多表現詩人晚年縱情田園,詩酒逍遙的情懷。「或退公獨處,或多病閑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其中有遊覽山水的觀感,有病後隱居的閒情,如《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即抒寫及時行樂思想。還有一些作品流露出虛無無為,皈依空門的老莊和佛家思想。但閒適詩也有一些感情較為明朗、健康之作,在藝術技巧上也更加圓熟,表現出一種自然、流麗的美,人稱「白樂天體」,即為這類作品。
無題詩 詩意比較含蓄隱晦,言在此而意在彼,不便或難於標題,故稱「無題」,唐李商隱常用。其無題詩大多屬於愛情詩,抒寫愛情生活中難言的苦悶和執著的追求。或表現禮教桎梏下愛情的不幸:「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或歌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抒寫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詩中有一部分在抒寫愛情的後面,還別有寄託。無題詩是李詩中藝術性最高,也最為人傳誦的佳作,文辭豔麗,對仗工整,用典巧妙,哀怨悱惻,情思纏綿,蒙有一層淒豔感傷的色彩,構成奇麗濃郁的意境,充分體現了李詩那種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但也有辭意深奧、晦澀難解的缺陷。故元好問〈論詩絕句〉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詠物詩 專以自然界或現實生活中的某種物體作為描寫對象的詩歌,常由題目標出,如〈詠雪〉、〈詠蟬〉、〈詠梅〉、〈詠扇〉、〈詠石灰〉等。詠物詩要求準確、精鍊地描繪出所詠之物的形象特徵,做到形神兼備,維妙維肖。詠物詩還往往採用比喻、象徵、擬人的手法,透過所詠之物的表面,寄託詩人的情感和理想,蘊含某種深刻的寓意。即所謂託物言志,假物抒情。例如鄭燮的〈題竹石畫〉:「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表面看來,句句寫竹,其實句句寫人,藉詠竹抒發詩人堅貞不屈的叛逆精神。詠物抒情,渾成一體。歷來許多士大夫文人也常藉「詠梅」、「詠菊」等孤芳自賞,標榜自己的清風亮節。
哲理詩 指蘊含帶有某種生活真理的詩歌。這類詩歌往往以具體生動的形象,透過比喻、象徵、暗示等手法,引起人產生聯想,並從中思索出某些哲理。或揭示自然界和現實中的一定規律,或透露關於人生的真諦、生活的要義。哲理詩常以寫景抒情的形式出現,但它必須寓有言外之旨,「言有盡而意無窮」。例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表面看似說廬山風光的特色,但它也告訴人們,只有跳出狹小的圈子,高瞻遠矚,才可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說明了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的道理。哲理詩還常具有「形象大於思想」的特點,即讀者的理解和聯想,往往超出了作者的原意,甚至和詩人的主觀意圖迥然不同。例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原意是想藉「源頭活水」讚揚「理學」的威力,但讀者從中卻可以理解到類似「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進一步體會到新陳代謝、知識更新的重要性。
試帖詩 為科舉考試所用的一種詩體。起源於唐代,由「帖經」、「試帖」的影響而產生,大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試帖詩多以古人詩句或成語為題,限有韻腳,題首冠以「賦得」二字,故試帖詩又名「賦得詩」。清代的試帖詩限制更嚴。但六朝以來宮廷或民間文士集會,擬題賦詩,亦以「賦得」為題。此類詩內容大多表現士大夫文人的閒情逸致或為封建統治者歌功頌德,很少有藝術價值。
迴文詩 雜體詩的一種。通指可以順著讀也可以倒著讀的詩。如南朝齊王融的〈春遊迴文詩〉:「枝分柳塞北,葉暗榆關東,垂條逐絮轉,落蕊散花叢,池蓮照曉月,幔錦拂朝風,低吹雜綸羽,薄粉豔妝紅,離情隔遠道,嘆結深閨中。」由最後一字往回讀,照樣可通。有的迴文詩,還可以迴旋反覆、婉轉循環,得詩更多。如十六國時前秦女才子蘇蕙,因思念其夫竇滔遠戍流沙,織錦為「迴文旋圖詩」。迴文詩相傳為晉代傅成、溫嶠等首創,今已失傳,現以蘇蕙之作最為著名。
古體詩 相對於「近體詩」而言,一般指唐以前出現的詩歌,又稱古詩、古風。其形式比較自由,不受多種格律束縛。句式不限,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均可;不講求平仄、對仗;押韻也較寬泛,可平可仄,可一韻到底,也可中途換韻,其範圍廣義上包括四言詩、樂府詩、楚辭、五古、七古、雜言古等,狹義則僅只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一般指狹義為多。
雜言詩 古體詩的一種,它不受格律的限制,形式十分自由、靈活。詩中句子長短間雜,無一定規格,短句可一字,長句可十字以上,以三、四、五、七字相間錯雜為多。最早出現於《詩經》和樂府民歌中,唐代以後文人作品中也常見,形式多樣,有五、七言相間的,如張籍〈行路難〉,有七言中雜有二、三、五乃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還有三、四、五、六、七、八、九言間雜並用的,如李白〈蜀道難〉等。雜言詩多屬於歌行體,適用於無拘無束地表達情感。習慣上一般也稱為古風或古體詩。
歌行 由古樂府發展而來的一種詩體。漢魏樂府詩裡,有不少題名為「歌」或「行」的,如長歌行、短歌行、放歌行等。明人徐師曾《文體明辨》:「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滯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但正式命名為「歌行體」,並具有特定含義者,則起於唐代。錢木庵《唐言審體》:「歌行本出於樂府,然指事詠物,凡七言及長短句不用古題者,通謂之歌行。故《文苑英華》分樂府、歌行為二」。它和樂府區別在於:既不入樂,又不沿襲樂府古題。一般篇幅較長,形式靈活自由,不拘格律。多以七言為主,為便於抒情、敘事,常兼用雜言,有時還插入散文句式和語氣詞。可以換韻,不講平仄,故可酣暢淋漓地抒發感情。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皆為歌行名篇,也有少數五言歌行,如李白的〈長干行〉等。
近體詩 又稱「今體詩」,與古體詩相對,在音韻格律方面有嚴格要求,故又稱格律詩。近體詩由古體詩發展而來,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一般認為南北朝是其轉變時期,尤其是南朝沈約提出詩歌「四聲八病」的理論,創立了永明體,為近體詩奠定了基礎。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手裡,才正式定型。包括律詩和絕句,其主要特點是:一、字句有嚴格規定,如七言律詩,只能八句,每句七字,不可增減;二、講究對仗,如律詩的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三、注重聲韻和平仄,一般押平聲韻,字的平仄要錯雜協調。近體詩充分體現了我國語言文字的形式美和音韻美,為我國古典詩歌中成熟的形式。
律詩 近體詩的一種,因有嚴格格律而得名。形成於南北朝,定型於唐代。主要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律」、「七律」。全詩八句,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依次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間兩聯要求上下句對仗。每句之內,句與句之間的平仄調配,有一定的格式。全詩共四韻,首句可押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須押韻,一般只押平聲韻,並且一韻到底。除五律、七律外,還有長篇律詩,稱為排律。
排律 又稱長律,是律詩中的一種,指八句以上(最少十句)的長篇律詩。分五言和七言兩種,五言排律產生較早,齊、梁時代已有試作,七言排律到盛唐才有,杜甫較愛寫此體。明王世貞認為「七言排律,創自老杜」,排律的格律要求基本與八行律詩相同。排,是排比的意思,它的體式是按照八行律詩的規則和中間對仗的形式,一聯聯排比下去,實為八行律詩的延長,除首尾兩聯(或只是尾聯)不對仗外,其餘部分無論多長,一律要求對仗。其篇幅沒有限制,少則十句,多可達二、三百句,詩人往往在題目上標出,如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即有二百句。杜甫的〈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有七十二句。
絕句 又稱「律絕」或「小律詩」,成熟於唐代,是近體詩中體制最小的一種。分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全詩四句,從形式上看,似屬律詩的半截,其音韻、平仄、對仗要求與律詩相似。其中全無對仗者,似截取律詩首尾兩聯,四句全部對仗者,似截取其上半首或下半首,故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等。絕句原是一種獨立文體,南北朝民歌和古樂府中早已出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漢人已有絕句,在律詩之前,非先有律詩截為絕句。只是唐以前的絕句並無嚴格的格律限制,只講押韻,不求聲韻,今稱為「古絕」,如《玉臺新詠》中所載的吳均的「殺絕句」等。
聯句 舊時作詩的一種方式,兩人或多人共作一詩,每人若干句,交錯輪流,相聯成篇。相傳起始於漢武帝時的「柏梁體」,聯句形成有多種,或一人一句一韻,或兩句一韻,或兩句以上依次序而下。例如韓愈和張籍、張徹、孟郊四人《會合聯句》:「離別言無期,會合意彌堅(籍),病添兒女戀,老喪丈夫勇(愈),劍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郊),愁去劇箭飛,歡來若泉湧(徹)……」後來常見的是一人出一句,續者對出下句成一聯,然後再出上句,輪流相繼。聯句多用於文人宴飲遊樂,友朋應酬,即興而成,往往缺乏完整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渾然一體的詩意境界,絕少佳作。
和詩 作詩與別人的詩相唱和。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只在詩的形式和題材方面大致一致,思想上有所呼應,而不限定和韻,如沈約的《行園》:「寒瓜方臥壟,秋菰亦滿陂;紫茄紛爛熳,綠芋郁參差。初菘向堪把,時韮日離離;高梨有繁實,何減萬年枝。荒渠集野雁,安用昆明池?」謝朓和詩《和沈祭酒行園》:「清淮左長薄,荒徑隱高蓬;回潮旦夕上,寒渠左右通。霜畦紛綺錯,秋町郁蒙茸;環梨懸以紫,珠榴拆且紅。君有棲心地,伊我歡既同;何用甘泉側,玉樹望青蔥。」二是不但詩的形式、題材相同,用韻也要相同,或依原韻、或用原字,甚至順序也一致。白居易有〈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元稹和詩為〈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俱用司、知、羈、思、規、偲為韻。
賦得 一種摘取古人詩句或成語作為詩題的詩體。一般題首都標明「賦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已有〈賦得蘭澤多芳草〉,簡文帝有〈賦得舞鶴〉、〈賦得薔薇〉、〈賦得橋〉等詩題。唐以後,這種詩體成為科舉考試時的「試帖詩」,也應用於應制之作,根據指定的題目寫詩,提前一列加「賦得」二字。
押韻 韻文句末或聯末用韻母相同的音,稱為押韻。可以使作品節奏更加鮮明、聲調更加和諧,音韻回環,增添一種音樂美。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韻是《廣韻》,是唐宋時代作詩所用的依據,後宋末平水劉淵撰《壬子新刊禮部韻略》,把原來韻書中的韻部加以合併簡化,得一百零七韻,稱為「平水韻」,後又併為一百零六韻。其中平聲三十韻、上聲廿九聲、去聲三十韻、入聲十七韻。近體詩押韻尤其嚴格,一般只押平聲韻,並限於同一韻部,一韻到底。古體詩則較寬,平聲、仄聲韻都可,還能幾個韻通押。
險韻 舊體詩中用韻的一種。指以尋常少用的冷僻字押韻,不易妥貼、恰當,人覺其險,故名險韻。但唐宋詩人中,有故意以此炫耀才學者(如韓愈、蘇軾等),用得巧妙,能化險為夷,不讓人感到生硬、勉強。如蘇軾的〈雪後書北台壁二首〉其一,末兩句為「試掃北台看馬耳,未隨埋沒有雙尖」;其二末兩句為「老病自嗟詩力差,寒吟〈冰柱〉憶劉叉」,用「尖」、「叉」二字押韻,雖為險韻,卻造語自然,無湊韻之弊,故舊時推為善用「險韻」之典範。
和韻 作舊體詩的一種方式,依照所和詩中的韻來作詩。一般有三種方式:(一)依韻:即所押之韻與被和作品同在一個韻部中,但不必用其原字。(二)用韻:即用原詩韻的字而不依照其次序。(三)次韻:也稱步韻,是和詩形式中最嚴格的一種,不但要與所和作品的原韻、原字相同,其先後次序也須一樣。
八病 南朝梁沈約所提出的關於詩歌聲律的一種理論。指作五言詩應該避忌的八種弊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傍紐、正紐。因原著散佚,各家解說不一。大致前四種是對兩句之內的聲調而言,後四種對一句中聲韻而言。平頭,指詩的上下句的頭兩字不得同聲。上尾,指上下句尾字不得同聲。蜂腰,指一句中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形成兩頭粗、中央細,似蜂腰。鶴膝,指首句末字不得與第三句末字同聲。大韻,指五言詩一聯十字中,前九字不得與句末押韻之字同韻。小韻,指一聯十字中前九字不能相互同韻。傍紐,指一句之中不能有隔字雙聲。正紐,指一句之內不能有既雙聲又疊韻之字。八病說對五言詩聲律要求有一定合理的因素,但規定過死過繁,容易束縛詩歌創作,故當時就受到鍾嶸等人的批評。
拗體 指聲調不合格的律詩。即有「拗句」的律詩。律詩中每句的平仄有嚴格規定,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稱為「拗句」。常見的拗句,五言句多在第三字,七言句多在第五字。但一般有「拗」須有「救」,如上句該平的用仄,下句則該仄的用平,平拗仄救,或仄拗平救,以調節音調,才不為病。如杜甫詩「落日放船好,輕風生浪遲」,「放」應平而用仄,為拗字,故下句「生」應仄改平。再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自」應平而用仄,為拗字,故下句「空」應仄改平,這就叫「拗救」。舊詩人中有的為追求奇崛險怪詩風,專愛寫拗體詩,如韓愈、孟郊等。
失粘 律詩聲律上的一種忌病。按律詩格律,每聯出句和對句平仄須對立,叫「對」;下聯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與上聯對句第二字平仄相同,叫「粘」,意思先把兩聯粘聯起來如第一二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為「對」;第三句必須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才算「粘」。否則平仄失誤,即稱「失粘」。造成前後兩聯音律雷同,有損詩的音節美。初唐時,律詩格律未嚴,粘的規定尚未確定下來,故失粘現象時有出現,王維、杜甫等大家詩中也偶然難免。宋代以後失粘(以及「失對」)成為律詩大忌,就很少再發生失粘的現象了。
詞 古典詩歌的一種。開始為配樂演唱所用,所謂「以文寫之則為詞,以聲度之則為曲」。詞與樂府也有一定的關係,一般認為詞是由樂府發展而來,宋胡寅說「詞曲者,古樂府之末造也」,故又有「樂府」的別名,如蘇軾的詞集《東坡樂府》、柳永的詞集《樂章集》、歐陽脩的詞集《醉翁琴趣外篇》等。詞與格律詩一樣,對句式、字數、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但其主要特徵是句子長短不一,故又稱「長短句」,如秦觀的詞集《淮海居士長短句》。詞萌芽於南朝,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最初產生於民間,今存敦煌曲子詞大多保留樸素、率真的民間風格。至唐代出現文人創作,如相傳為李白所寫的〈憶秦娥〉、劉禹錫的〈竹枝詞〉等。但不少文人囿於「詩莊詞媚」的傳統觀念,把詞看成詩的餘緒,稱之為「詩餘」,帶有某種貶抑之意。
小令 有三種用法:一、詞調體式的一種。指字句短小的詞,一說源於唐代的酒令。明清時,有人以五十八字為限,還有以令為名,而非小令的,如「百字令」等。二、散曲體式的一種。體制短小,一般以一支曲子為獨立單位,元人又稱「葉兒」,取其小的意思。三、元明時有人把民間的流行小曲稱做小令。
中調 詞調體式之一種,其長短間於小令和長調之間。大致在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之間,一般又有「引」和「近」的稱呼。「引」是「引歌」,原指唐代大曲的先頭部分,做為詞調填詞時,比令要長。「近」也稱「近拍」,是比令曲長的詞調。中調詞一般在詞牌上加有「引」、「近」、「近拍」的字樣,如〈清波引〉、〈好事近〉、〈快活年近拍〉等。屬於中調的詞牌甚多,常用的有〈蝶戀花〉、〈漁家傲〉、〈訴衷情〉等。
長調 詞調體式之一種,指長篇詞作,九十一字以上,稱長調。一般以百字上下為多,如〈水調歌頭〉、〈水龍吟〉等。最常可達二百字以上,如〈鶯啼序〉有二百四十字。長調有時也稱「慢詞」、「慢曲」,但實際上二者有所區別。長調係從詞體長短來分,而慢詞是從音樂曲調的舒緩而定,依慢調填寫的詞叫慢詞。故慢詞字句雖亦較多,唱法卻不相同。北宋柳永是第一個創作長調、慢詞的文人作家。長調因篇幅容量較大,便於抒寫較為曲折複雜的情感,表現深沉豐富的思想,故歷來詞家都喜用之,其中如〈永遇樂〉、〈沁園春〉、〈賀新郎〉、〈念奴嬌〉等都屬常用詞牌、不乏名篇佳作。
曲 原是音樂名稱,因曲和詞有密切關係,故在文學上代指「曲辭」。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含義。唐五代前常將漢樂府中的詩歌稱為「曲辭」或「歌辭」,如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十二類樂府分類時,大多直稱為曲辭、歌辭。唐、五代後,又將新興的詞稱為「曲」或「曲子詞」。但作為與唐詩、宋詞並稱的「元曲」,是「曲」的專有名稱。因元曲產生於北方,為與產生於南方的「南曲」區別,又稱「北曲」。包括散曲(配樂可歌的長短句)和劇曲(屬於歌劇一類性質)兩部分。習慣上元曲常為雜劇的別稱。曲與詞在形式上雖較相似,都是講究格律的長短句,但比詞更為靈活,句式長短變化自由,短至一二字,長至二三十字,可在曲詞中大量添加襯字,既無損於音樂,又可加進許多通俗性口語,使曲文生動活潑。如關漢卿〔黃鐘煞〕:「我卻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上面加點的即為襯字。
散曲 元曲中之一種體式。原只分散的單支曲詞,有別於有賓白、有情節的劇曲而言,故又稱「清曲」或「清唱」。元明時代也有文人沿襲了合樂文體的舊稱,把散曲稱作為樂府,如張可久《小山樂府》、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等。散曲產生於金、元時代,源於民間的俚謠俗曲,與胡樂的傳入也有關係,後經文人加工演進,逐漸講究格律、韻度、辭采。包括小令和散套兩類。小令是單支短小的曲子(與詞中小令相似),常標出調名,如〔雙調‧天淨沙〕、〔南呂宮‧四塊玉〕等。有時也用「帶過曲」,把二支曲子重複、黏合,以表達更多內容。散套又名套數、套曲,是由若干支曲子按一定規則聯組而成的長篇作品。其中曲子可多可少,但必須屬同一宮調(曲調),押同一韻,有首有尾。結構完整統一,尤其對結尾更加講究。如白樸的〔仙呂宮‧點絳唇〕套曲,即由〔點絳唇〕、〔么〕、〔混江龍〕、〔穿窗月〕、〔寄生草〕、〔元和令〕、〔上馬嬌煞〕等七支曲子組成。
帶過曲 散曲中小令的一種特殊體制。小令原是以一支小曲為獨立體式,但有時為表達較複雜的情感,擴大內容,也有兩三支宮調相同、音律銜接的曲子聯接在一起,稱為「帶過曲」。一般是題目標明什麼曲「帶過」什麼曲,曲與曲之間用空格隔開。如〔雁兒落帶得勝令〕。並非所有同一宮調中的曲子都可以組成帶過曲,元人使用過的帶過曲約有三十多種。常見的帶過曲有正宮的〔脫布衫帶小梁州〕,雙調的〔水仙子帶折桂令〕、〔雁兒落帶得勝令〕,南呂的〔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等。
古文 指用文言所寫的散體文字,相對於駢文、韻文而言。它不像駢文、韻文在句式、對仗、音韻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可以自由、靈活地敘事、抒情和議論,運用比較方便。產生較早,先秦兩漢時代的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基本上都是用古文所寫,後來唐代韓愈發起古文運動,反對魏晉以來駢儷文風,提倡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並將此稱為「古文」。
駢文 又稱駢體文、駢偶文、駢儷文。兩馬並駕叫駢,夫妻成雙叫儷,二人一起為偶。上述名稱都指出駢文特點:一是語句結構的平行、對偶。一般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兩兩相對,故唐宋也稱四六文。二是多用典故,講求文采。三是講究平仄聲律。其長處在於句式工整、華美,語言精鍊典雅、婉委含蓄,音韻和諧、鏗鏘悅耳,能較充分表現中國文字的音韻美和形式美,故有不少名篇流傳,如庾信的〈哀江南賦〉、陶潛的〈歸去來辭〉、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杜牧的〈阿房宮賦〉。但因格式呆板,過於追求形式技巧,往往影響思想內容的表達,尤其對於說理、敘事等應用文體更顯露出其弊害。故自唐代韓愈古文運動興起,駢文即大為衰落。然駢體文影響十分深遠,直至明清,仍在流行。
四六文 駢文之一名稱。出現於晚唐,流行於宋以後。因駢文句式多以四字句或六字句為主,而得名。《文心雕龍‧章句》:「筆句無常,而字有常數,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緩,或變之以三五,蓋應機之權節也。」可見,駢文中雖間有三字句或五字句,只是為調節一下音節,偶然插入罷了。唐代柳宗元在〈乞巧文〉中稱四六駢文是「駢四儷六,錦心繡口」,李商隱把自己的駢文集命名為《樊南四六甲乙集》,四六因此得名。宋代對於駢文的四六格式要求更嚴,趨於定型化,四六文的名稱就更流行了。四六文具有形式整齊、語言典雅、精鍊、音韻和諧等長處,但因格式死板,過於講求形式,不免影響思想內容的表達。
論辨 古代的論說文的通稱。主要用來議論、說理的文章,包括論、說、駁、辨、解、考、原、評等許多種。論,偏重於論斷事理,主要有論政、論史和論學幾種。如賈誼〈過秦論〉、蘇軾的〈留侯論〉即屬史論性質。辨,側重於辯駁,帶有辯論性。往往針對某一觀點、主張進行批駁,如柳宗元《桐葉封弟辯》就是駁《呂氏春秋》等記述周公史實的荒謬。論和辨一般常結合在一起。其它幾種名稱雖不同,其議論說理的性質是一致的。只是強調重點,論述角度不同而已。「說」,重在說明,帶有雜感、雜文性質,如周敦頤〈愛蓮說〉。「原」,有推求本原之意,如韓愈〈原毀〉。「解」,指解釋疑難,如揚雄〈解嘲〉。「議」,多用于朝政議事、陳述不同意見,如柳宗元〈駁復仇議〉等。論辨是我國古文中用途極廣的一種常用文體,內容雖然大多屬於政治、歷史、哲學等方面,但一般都要求語言簡鍊、邏輯嚴密、論理充分,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有的還帶有鮮明的文學色彩,故先秦的「諸子散文」、「歷史散文」等,不少也可當作文學作品閱讀。
奏議 古代臣僚對皇帝進呈奏章的統稱,及上書言事的文書。內容主要是向皇帝稟報職事,彈劾吏迹,陳情謝恩或陳述政見等,包括奏、表、啟、上書、札子、彈事、疏議、封事(秘密奏議)等。《文心雕龍‧章表》:「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意思是「章」用來謝恩,「奏」用來彈劾,即揭發別人,「表」用來陳述衷情,「議」用來發表不同意見。如賈誼的〈論積貯疏〉、諸葛亮的〈出師表〉、李斯的〈諫逐客書〉、劉向的〈條災異封事〉、王安石的〈本朝百年無事劄子〉等。奏議中還有一類對策,主要是回答皇帝徵詢。《文心雕龍‧對議》:「對策者,應召而陳政也」,屬議論、說理性質,如董仲舒的〈對賢良策〉、蘇軾的〈制科策對〉等。奏議一般屬於帶有敘事性的論說文,文學價值較小。
詔令 古代帝王給臣下的文告和命令的總稱,包括冊文、詔、命、令、制、誥、敕、諭、璽書等不同體類和名稱。如秦始皇的〈初併天下議帝號令〉、漢高祖的〈入關告諭〉、漢武帝的〈求賢良詔〉、漢昭帝的〈賜燕刺王旦璽書〉等。皇后或皇太后在皇帝死後,太子未即位前也可以發布詔令,如《文選》載有任昉作〈宣德皇后令〉。檄,也是詔令的一種,屬於軍事性的文告,一般用來聲討罪惡,或徵召、曉諭臣民、部曲所用。有的以皇帝名義發布,有的以臣下名義來寫,如漢武帝時,司馬相如的〈喻巴蜀檄〉、唐駱賓王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詔令屬官場公文性質,一般較少文學價值,但優秀的檄文,也不乏感人力量。
箴銘 是一種規勸告誡性的韻文。「箴」即古「針」字,由古代以針石治病借用而來。《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病防患,喻箴石也」,借喻糾正別人過錯的文字。早期箴文具有對國君諫勸性質,稱為「官箴」。如《左傳》中的〈虞箴〉即以夏后羿迷於田獵,貽誤國事,來勸誡周武王。也有針對自身過失、自我警戒的,稱為「私箴」。如唐韓愈的〈王箴〉,帶有自我責過性質。銘是兼有規誡和褒讚的韻文,常刻於山川金石或居室器物之上,如唐白居易〈磐石銘〉、劉禹錫〈陋室銘〉等。有的還置於座右,自儆自誡,稱為「座右銘」。如《昭明文選》載有崔瑗的〈座右銘〉,箴銘二者並無重大區別,「名目雖異,而警戒實同」,一般多用四言韻語,文詞簡約,有的還富於哲理性,發人深思。
傳狀 古代的一種傳記體,用來記敘人物(以死人為多)的生平、事蹟,包括傳記和行狀兩類。傳記大體有兩種,一是正式載於史書的,稱為「史傳」,如《史記》中的〈項羽本紀〉、〈廉頗藺相如列傳〉等;二是見於正史之外,由作家所寫的散篇傳記,往往以不見於正史的下層社會的不知名小人物為對象,如韓愈的〈圬者王承福傳〉、柳宗元的〈童區寄傳〉等。「行狀」,是指人的德行狀貌,實際上也是一種傳記文。原是古代有名望者死後,其家屬、門生、故舊為其向朝廷請求諡號,或請求「史館」立傳而寫,故其篇幅較長,記載死者的世系、籍貫、生卒年月、生平事蹟等,為寫本傳或墓誌銘提供原始資料,往往有褒無貶,專為旌揚生者所寫,多浮誇溢美之詞,如李翶的〈韓文公(愈)行狀〉等。另有僅記死者某些逸事軼聞的,稱為「逸事狀」,屬於行狀的一種變體,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只記述人物事蹟大略的稱為「事略」,如歸有光的〈先妣事略〉等。
哀祭 為古代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包括祭文、哀辭和誄等。祭文開頭、結尾有大致相同的格式,多為韻語,也有散體、駢體,一般由至親好友所寫,感情深摯,在祭奠時宣讀。如白居易的〈祭元微之(稹)書〉、韓愈的〈祭十二郎文〉都寫得情真語悲,感人肺腑。祭文也有用於祭告山川靈物或憑弔古人、古蹟的,如韓愈的〈祭鱷魚文〉、顏延年的〈祭屈原文〉、李華的〈弔古戰場文〉等,不外撫今憶昔,弔古傷今。哀辭,常用於悲悼童稚夭殤或身遭不幸者,感情更為沉痛、哀婉,如韓愈的〈歐陽生哀辭〉等。誄文和祭文相似,陸機〈文賦〉說,「誄纏綿而淒愴」,但最初誄文是為死者定諡所做,故在記敘死者生平時,要寓以頌揚之意,寫出死者的榮耀來。如南朝宋顏延之的〈陶徵士誄〉,在讚揚陶淵明一生行跡後,諡予「靖節徵士」的諡號(古代除由朝廷賜諡的「官賜」外,也可由親友門人「私諡」)。後來「作誄定諡」的做法有所改變,誄與諡不一定有必然的聯繫了。
書牘 書信的總稱,古代常見的應用文體。又稱書、啟、箋、札、簡、帖等。書,原包括臣僚向皇帝陳言進諫的公文,叫「上書」或「奏書」,後歸「奏議」類。這裡專指親朋間往來的私人信件。因古代最早曾刻寫在竹簡、木板上,故又稱書簡、書牘。書牘大多帶有濃郁的私人色彩,反映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內容較為真實。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楊惲的〈報孫會宗書〉等。魏晉南北朝後,書牘內容有所擴大,除抒情、敘事外,增添了議政事(如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論學問(如白居易的〈與元九書〉)、記旅遊(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述情趣(如鄭板橋〈家書〉)等,並加強了文學色彩,文采華茂,情文相生,富於生活氣息,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歷代不乏名篇佳作。書牘往往具有雙重價值,既可提供關於社會生活和作家生平的真實史料,又可作為文學作品玩味、鑑賞。
語錄 專門記錄某些人的話語而成,常用於講學、論政、傳教或交際等。其名稱原出於禪宗佛教徒記錄其禪師的言談。其實,我國最早的諸子散文《論語》、《孟子》等,即是孔孟門人輯錄其師的言論而成。後來理學家門徒記錄其師論學之語,也大多用語錄體所寫。如宋時的《二程遺書》,即由程顥、程頤門人輯錄二程有關政治、哲學、倫理等方面的言論為「語錄」,又由朱熹綜輯而成。語錄一般不重文字修飾,簡明扼要、質樸無華、內容充實、傳習方便,但多零星片段之言,缺乏嚴密的條理、系統,較易引起歧議。
贈序 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原由詩序演變而來。古人送別親友時常以詩文相贈,表達依戀、勸勉、推重之情。詩成後,將其集帙,常由其中一人為之作序,稱為贈序。李白的〈早春於江夏送蔡十還家雲夢序〉,即為眾人送蔡侯的贈詩所作的序。但此後,凡臨別贈言性的文章,不附有詩帙的也叫贈序,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一般都是敘友誼、慰離情,富於情感和文采,屬於文學性較強的抒情散文。自唐韓愈後,擴大了贈序的內容,除敘友情外還有議時事、詠懷抱、論主張等,寫法上也更加靈活多樣,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即以「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開頭,作為全篇主旨,後來宋歐陽脩的〈送徐無黨南歸序〉、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都另有主旨。贈序是古代散文中的常見體裁,其中不乏名篇。
序跋 古代附在作品前後的文章。用來說明寫作宗旨、篇次體例、作者情況以及作品評價等,兼有議論、敘事的特點。寫在前面的叫序,也稱「敘」或「引」。置於篇末的叫跋,也稱「後序」。二者體例大致相同,合稱序跋。序在漢代以前一般常放在作品之後,如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劉向的《戰國策序》等(只有單篇文章、作品的序文放在前邊,如《史記》、《漢書》中志、表、書、傳之類的短序,班固的〈兩都賦〉序等)。魏晉以後,序才逐漸移至書前,如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序》、宋歐陽脩《新唐書‧藝文誌序》等。跋,只寫在書後,一般比序文簡括,多作為補充、說明性的文字,但也有帶有敘事性和學術性,包括讀後感和考訂內容的源流、真偽等。如宋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歐陽脩的《集古錄‧跋尾》等。
雜記 古代的一種記敘性文體。以記事、寫物為主,內容十分廣泛,幾乎包括寫人為主的傳狀、碑誌以外的一切記敘性散文。主要有臺閣名勝記(如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山水遊記(如柳宗元〈永州八記〉),書畫雜物記(如韓愈〈畫記〉、白居易〈荔枝園序〉等)。此外還有某些涉及寫人的人事雜記,但它不同於傳狀之類,仍以寫事為主,如劉禹錫的〈救沉記〉,即寫唐代武陵一次水災中,一僧人組織人力奮勇救災的事蹟。雜記雖以序事為主,但不乏抒情、論理因素,尤以描寫山水名勝的雜記,在表現自然美景的同時,往往即景抒情,融進作者的理想願望,擴大了題旨的內涵。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描繪岳陽樓壯麗的景色後,抒發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襟懷,王安石的〈遊褒禪山記〉借題發揮,說明必須堅忍不拔、不畏艱險,才能達到極境的道理。在寫作上,大多講究文采藻飾,語言精美,描繪工巧,富於真情實感,熔敘事、抒情、說理於一爐,具有較強的感染力,是古代散文中文學性最強的一種,名篇佳作甚多。
札記 也稱「劄記」,屬雜文之一種。一般記錄讀書心得、體會,類同讀後感,如清趙翼有《廿二史劄記》,也有記錄所見所聞,如清盧文弨的《鍾山雜記》等。札記大多有的放矢,有感而發,隨時記錄,積累成篇,類同雜錄、隨筆,篇幅較短小,文字較簡鍊,題目可大可小,篇幅可長可短,行文也較自由隨便,學術價值常大於文學價值。
小品 專指篇幅短小的雜記,包括隨筆、雜感等。其形式活潑多樣,抒情、敘事、說理常常融合一體,夾敘夾議,簡鍊生動,深入淺出,雋永風趣。小品始於六朝,多以寫景抒情的山水小品、抒情小品為主。晚唐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擅長於諷刺小品。至晚清小品更為盛行,尤以抒寫性靈的記遊小品和寫物記事的雜感小品最為出色,如張岱的〈湖心亭看雪〉、歸有光的〈項脊軒志〉、魏學洢的〈核舟記〉、方苞的〈獄中雜記〉等。
八股文 明清時代,科舉考試時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也稱「時文」、「制義」。根據朱熹注《四書》和宋儒注《五經》命題,其字數、格式均有嚴格規定,《四書》題在二百字以上,《五經》題在三百字以上。全文必須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等八部分組成。「破題」,先以兩句說破題目要義;「承題」是承接破題的意義加以闡說;「起講」概說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為起講後的入手之處;從「起股」開始至結束的四股才是正式議論,「中股」是全篇重心。在這四部分中,每一部分都要有兩股排比對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稱「八股文」。在闡述文意時,必須填進為聖人立言的內容,不許作者作半點自由發揮。這種僵死的文體,完全是束縛讀書人思想自由的工具,愚民政策的體現,對明清文化和文學的發展弊害很深。
賦 「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兩都賦序〉),它是從詩中演化而來。最早的賦產生於戰國時代,荀卿的〈賦篇〉、宋玉的〈風賦〉,已和詩有了明顯的區別,一般以主客問答作為開頭,對所寫的事物做詳盡的描繪,它時而押韻,時而不押,是詩歌和散文的結合。賦到了漢代有了巨大發展,成為一代文學之宗,出現了司馬相如、揚雄等一大批寫賦大家。漢賦的最大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文心雕龍‧詮賦》),即以華麗堆砌的詞藻進行鋪張揚厲式的描寫,用來刻畫事物、抒寫情懷。漢賦中最為興盛是散體大賦,內容上主要為帝王歌功頌德,多寫宮廷苑囿、車騎田獵、聲色犬馬等;形式上堆砌詞藻、鋪張雕琢,因襲模仿,藝術成就並不高。著名的有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子虛賦〉,揚雄的〈甘泉賦〉等。另一類詠物抒情的小賦,倒能在短小的篇幅中,寫出一些有志之士生不逢時的感嘆,客觀反映社會的現象。文辭描寫上也較清新可喜、富於詩意,故更受到人們喜愛。如王粲的〈登樓賦〉、張衡的〈歸田賦〉等。賦還有別種解釋,在「六義」中,它是一種鋪敘手法,不歌而誦(朗誦)。這兩個特點,在賦這種文體裡仍然具有,這大概正是以賦命名的原因。
辭賦 辭和賦是兩種文體名稱。漢人常把辭和賦合稱為辭賦,例如《史記》中就把屈原作品稱為楚辭或賦。其實,辭和賦是兩種既密切聯繫又性質不同的文體。辭是一種可以歌唱的韻文,主要產生於楚國,故名楚辭,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故又稱騷體。賦是由辭演變而來,基本上是一種散文體式。早期產生的賦(如荀卿的〈賦篇〉),還帶有較明顯的辭的特點(如有韻文部分,側重於抒情、說理等),故稱之為騷體賦,實為辭和賦的結合。至漢代,散體大賦興盛,突出了賦的鋪張揚厲、體物寫志的特色,賦和辭就全然不同了。
騷體賦 一種兼有楚辭和賦特點的賦。它來源於楚辭。在屈原的某些作品中已開始具有賦的某些渲染鋪張的特點,如〈招魂〉就比較詳細地描寫了宮室、飲食、女樂之類,到了宋玉更加發展了這一趨勢。不過,它們主要還是為了抒情或說理,不同於漢賦側重於「體物」,形式上也沒有漢賦那種大肆鋪張揚厲、堆砌詞藻的毛病。基本保留了屈原〈離騷〉式的本色。漢初出現的一批賦,大多仿效屈原楚辭,但較多運用散文手法,或稱之為「騷體賦」。如賈誼的〈弔屈原賦〉、淮南小山的〈招隱士〉等。騷體賦有影響的佳作並不多,君王也不能滿足「非壯麗無以重威」的虛榮心理,不久,即被為宮廷歌功頌德的散體大賦所取代了。
律賦 唐宋時出現的一種既講究對偶,又限制音韻的新賦體。它是在六朝的俳賦基礎上發展而成。配合唐宋科舉考試而興起,隨元代課試改用古賦而終止。律賦最主要特點是限韻嚴格。一般在題目之外,單獨標出韻腳,從三韻至七韻不等。律賦一般字數限於四百字內,除押韻外,必須講對仗,講平仄,講次韻(按所限韻腳依次押韻),有的甚至還講五聲次第(即上平、下平、上聲、去聲、入聲)。律賦純屬當時士子干名求祿的工具,內容上不外闡釋經義,歌功頌德,加上形式僵化、古板,故很少有價值的作品,類似明清的「八股文」,在文學史上並無地位。
平話 宋元間說話人「話本」的一種,「講史」的別稱。內容主要講說歷代興廢存亡和戰爭故事,是根據史傳加以敷演的歷史故事。其中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有史料為根據,但對人物性格描繪以及戰爭場面、雜事細節,則多加以渲染誇張、虛構想像。形式上一般以詩句起結,用淺近文言間雜白話記錄成講史話本,是我國小說史上最早的長篇歷史小說。如宋代的《五代史平話》,元代的《武王伐紂平話》、《三國志平話》等。後發展為「演義」小說,明清以後也稱「評話」,因說書人講歷史故事時,常夾有評議。
話本 宋元時期,「說話」人講故事的底本。說話是民間的一種說講藝術。起源於唐,至宋因城市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興起,適應於市民娛樂的需要,日趨興盛。話本內容分小說和講史兩大類。小說以白話短篇為多,大多反映小商人、手工業者、普通婦女等下層人民的生活。如《錯斬崔寧》等。形式活潑,語言比較通俗生動。正文之前,一般都有引子開場,或用詩詞、或用一短小故事,以招徠聽眾,稱為「入話」。對人物事件進行具體描繪時,常用韻文加以渲染。故事中間往往在緊要關口暫時告一段落,留下一個未完的關子吸引人下回再聽。結尾多用詩詞,帶有箴規之意。這些手法,對後來章回小說的形成影響很大。講史類話本初具長篇規模,用淺近的文言所寫,偶而間雜白話,受史書影響較大。內容多以歷史性質、而間雜不少社會故事,如《大宋宣和遺書》、《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等,為後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長篇小說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擬話本 明代主要供案頭閱讀的文人模擬的話本。話本產生於宋元,原是供說話人說講故事所用。至明代,因群眾的愛好,引起文人重視,遂從話本的編輯、加工,進而模擬寫作,稱之「擬話本」,實為白話短篇小說。最著名的是馮夢龍編寫的「三言」(即《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其中不少故事取材於宋元話本,藝術上也保持了不少話本的特色,如保留「入話」、韻文、詩詞結尾等。但因經文人加工、潤色,篇幅加長,主題集中,文字更加洗鍊,情節更加曲折,尤其在世態人情的描繪上,人物心理的刻畫上,更加豐富、細膩。有些篇目十分出色,如《賣油郎獨佔花魁女》等。
志怪小說 魏晉時代一種描寫神鬼靈異為主的小說。小說源於神話傳說(如《山海經》)和稗官野史、民間故事,本來就帶有濃厚的神異色彩。魏晉時的佛道迷信和方士思想,更促使文人、教徒,把古代神話故事和宗教迷信等雜揉在一起,形成志怪小說。其內容大致包括講述鬼神靈怪故事(如干寶的《搜神記》,托名曹丕的《列異傳》),敘述奇山異水、地理博物的瑣聞(如張華的《博物志》,托名東方朔的《十州記》)和記載稗官野史、街談巷議中的奇聞軼事,大多荒誕無稽,充滿迷信幻想色彩,屬於我國小說的雛形階段。但《搜神記》中的一些民間故事,如「干將莫邪」等篇揭露了統治者的罪惡,歌頌了民間的純潔愛情和反抗精神,現實反映社會,藝術成就較高,對後世影響很大。
軼事小說 魏晉時代流行的一種專記人物軼聞瑣事的小說。當時士大夫文人崇尚清淡,社會上盛行品評人物和記錄名人言行的風氣。這類作品已超出「志怪」牢籠,以寫人為主,也稱「軼事」小說。內容多描寫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行風度、清淡雋語和軼事傳聞,並加以抑揚臧否。也有少數涉及政治黑暗,揭露豪門奢侈等題材。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就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篇。軼事小說一般篇幅短小,言語簡鍊,多採用白描手法,三筆兩筆,勾勒出人物情態,但缺乏完整情節故事和具體描繪,類同筆記、小品,尚屬小說的雛形階段。除《世說新語》外,還有記述詼諧言行、富於諷刺意味的《笑林》等。
章回小說 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傳統形式。其故事由若干章節(回)連接而成。少則十幾回,多則百餘回。每回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篇幅也大致相近。前面用兩句對偶文字標出題目,概括本回的大意。起源於宋元講史話本,因長篇講史,必須連續若干次,才能講完,為吸引聽眾,不使產生中斷隔裂之感,除注意故事的相對獨立性和相互銜接外,開頭、結尾時,總要先揭示本次和下次的主要內容,並以精彩、醒目的話語概括題旨,成為回目的前身。如著名的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西遊記》即從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和《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發展而來。章回小說一般情節曲折、故事引人、段落整齊、線索清楚,便於讀者間歇閱讀,故明清以後的章回小說,大多採用此種形式。
演義小說 舊時長篇小說的一種,以講述歷史故事為主,由宋元講史話本發展而來。其主要情節、人物係有史傳根據,但其中細節描繪、景物渲染、人物性格等,均係作者參照野史雜記和民間傳說等敷演而成,有大量虛構、想像的成分,且帶有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感情色彩。如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即從元《三國志平話》演變而來,其中人物的褒貶、評價,均與正史大有出入,帶有明顯的虛構、誇張色彩。演義小說產生於明初,盛行於萬曆年間。清代初期的《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說岳全傳》等流行更廣。
神魔小說 一種以神仙鬼怪為題材的舊小說。源於魏晉的志怪小說,興盛於明代。其內容不外乎神魔鬥法,修仙得道之類,大多取材於宗教故事和神話傳說。多宣揚因果報應、佛法無邊,得道升天之類的宗教迷信思想,充滿荒誕虛幻色彩,文學成就並不高。但其中優秀之作—《西遊記》,卻卓然超群。借孫悟空大鬧天宮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的故事,曲折地反映了反抗封建體系的思想,歌頌了孫悟空不畏強暴、戰勝困難的奮鬥精神。全書規模巨大,氣勢恢弘,結構完整。作者運用積極的浪漫主義手法,想像大膽、情節離奇、語言詼諧,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典型形象,不愧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中的一部傑作,神魔小說的典範。比較著名的作品尚有《封神演義》等。
公案小說 中國舊體小說之一種,主要描寫古代社會中的冤獄訟案,多頌揚清官為民請命、申冤破案的政績。起源於宋元話本,至晚清常和武俠小說合流,變成清官率義士、俠客助清官「除暴安民」之類,實為歌功頌德,維護封建制度的工具,如《施公案》、《彭公案》等。但也有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吏治的腐敗,如《包公案》和寫海瑞故事的《大紅袍》等。公案小說一般情節曲折、懸疑四伏,類似於西方的偵探小說,在民間流傳甚廣。
譴責小說 一種以譴責黑暗現實為主旨的舊小說。盛行於清代後期,內容主要是揭露舊社會的罪惡、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敗。對官場的醜行、吏治的黑暗鞭笞尤為強烈。形式上往往採用每段相對獨立的章回體,語言辛辣,諷刺尖銳,故事生動。著名的有劉鶚的《老殘遊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
傳奇 有多種含義。唐宋時指文言短篇小說,以其情節多奇特神異之故。「傳奇」一詞始於唐人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唐代小說源於六朝志怪,未脫獵奇好異的風氣,不乏神仙怪異之事,如〈古鏡記〉、〈遊仙窟〉等。但在渲染神異色彩同時已灌輸了深刻的社會內容,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都包括了對熱中功名富貴思想的嘲諷,且還增添了不少直接描寫人情世態的內容,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其作大多出自著名文人史家手筆,文辭簡潔優美,情節曲折生動,想像大膽豐富,人物形象也較鮮明,已初具小說規模,標誌著我國文言小說的成熟。唐傳奇內容多為後代戲劇和說唱文學所取用,故後來的宋元戲文、諸宮調、元人雜劇等,有的也被稱作「傳奇」。明清時期傳奇又指一種以唱南曲為主的戲曲形式。宋元南戲發展到明初,體制更趨完備,篇幅擴大,一部戲往往有數十齣之多,情節複雜,人物眾多,在曲調運用上也兼用北曲,出現「南北合套」的優秀傳奇作品,如《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不勝枚舉,是我國戲曲史上光輝的高峰。
雜劇 把說、唱和動作結合起來的一種戲劇形式。在我國戲劇史上曾有多種表演形式,其名稱始於晚唐。南宋時形成的「溫州雜劇」屬於南戲,明清時有突破元雜劇形式的「南雜劇」,在宋代是滑稽戲、歌舞戲和各種雜戲的統稱。但通常是指元雜劇。即在金院本和諸宮調的基礎上廣泛吸取了各種詞曲、技藝的長處,發展成為一種用北曲演唱的成熟的戲劇形式,也叫元曲。全劇一般分為四折(「折」相當於現代的幕),也有少數五折、六折的,前面加有短小的「楔子」,「楔子」有時也放在折與折之間。雜劇由曲詞和賓白組成,以唱為主,主要用來抒情,每折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支曲子組成一套,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獨唱,稱為「末本」或「旦本」,其他角色,如副末、貼旦、淨、孤等,只能說白(包括對白、獨白)。劇本還規定了主要動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稱科範(簡稱「科」)。元雜劇結構比較完整,登場角色眾多,故事情節曲折、戲劇衝突集中,出現了許多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等,現知作家有一百二十人左右,作品達九百多本,是我國戲劇史上第一個繁榮的高峰。
院本 金代「行院」(妓院)演劇時所用的腳本,是唐代參軍和其他樂舞雜耍的進一步發展。其體制形式,與宋雜劇相同,是北方的宋雜劇向元雜劇過渡的形式。種類繁複,形式短小活潑,一般只有五個角色,後期有所增加,以擔任滑稽表演的副淨、副末為主。元代以後,也稱宋雜劇為院本,以別於元雜劇。(行院是金元時娼妓的居處,稱其在行院所演唱的劇本為院本。)
南戲 宋元時,用南方語言和南曲演唱的一種民間戲曲。也叫「戲文」。因最初產生於浙江溫州一帶,漸漸向各處蔓延,故又名「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南戲是和北方雜劇相對而言,形式比較靈活,篇幅可長可短,無一定齣數的限制,在押韻和宮調的選用上也較自由,登場角色—生、旦、淨、末、丑等俱有,除了一人獨唱之外,也可對唱、合唱。被認為是我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南戲題材多取自現實生活和民間傳說,有較強的現實性和故事性。至明代發展日趨完善,演變為「傳奇」,今存南戲完整劇本僅十六種。最早的劇本一般人認為是《張協狀元》。著名劇目有高明的《琵琶記》以及《拜月亭》、《荊釵記》、《白兔記》、《殺狗記》等。
變文 唐代產生的一種邊說邊唱、用來宣講佛經中神異故事的文體。也稱「變」。當時有一種稱為「轉變」的說唱藝術,表演時往往一面展示圖畫,一面講故事,這種表現佛經中神異故事的圖畫叫「變相」,說唱故事的底本就叫做「變文」(一說「變」是奇異的意思,變文即講唱奇異故事)。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經義佛經故事,如《維摩詰變文》。形式而言,一般是散文韻文相結合,有先用散文講故事,再用韻文歌唱,有散文、韻文交雜並用混為一體。韻文多以七言句式為主,偶有採以三言、五言或六言的。清光緒年間,在敦煌石窟發現的敦煌變文,是研究變文的珍貴資料。變文一般故事曲折生動,富於想像,在民間甚為流行,對宋元時期的詞話、諸宮調、鼓子詞、彈詞、寶卷、雜劇、南戲以及明清小說等,都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
諸宮調 流行於宋、金、元時期的一種說唱體文學形式。有說、有唱,以唱為主。先以同一宮調、同一韻腳的若干曲牌聯成短套,再以不同宮調的許多短套聯成長篇,用來說唱一個大型故事。如金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寫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宮調變化十分頻繁,但每一宮調的曲牌又自成段落,充分發揮了敘事之長。全篇長達五萬餘字,有曲詞吟唱,有白話說白,故事曲折,情文相生。
寶卷 曲藝的一種類型,流行於我國南方,故也稱「南詞」。表演者一至三人,自彈自唱,主要用三弦、揚琴、琵琶等伴奏,是一種韻白相間的說唱文學。由唐代變文演變而來,至明代加上襯句,成為彈詞。其韻文部分以七言為主,說白部分類似小說,長篇作品可以講述情節複雜的故事,題材多才子佳人、悲歡離合之類的民間傳說,有蘇州彈詞、揚州彈詞、四明彈詞、貴州彈詞等。一般用方言土音演唱。
俗曲 明清時期的通俗歌曲,又稱「俚曲」。原指民間小調、流行小曲,其內容多反映下層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尤以情歌為多。語言通俗、質樸,感情真摯、坦率,形式短小、活潑。
鼓子詞 又名「鼓詞」,產生於宋代的一種說唱文學,由唐代變文演變而來。說唱時,以同一曲調,間以說白,反覆進行,並用鼓為節拍,故得名。最初的形式只是詞的重疊,如北宋歐陽脩詠西湖景物的〈采桑子〉十一首,是作為宴集時的歌曲;趙德麟的〈商調蝶戀花〉始將《會真記》故事情節和曲子相間並用,帶有戲曲的成分。鼓詞至明清演變為一種北方流行的曲藝形式。其作者大多為民間藝人,內容以戰爭故事為多,歌頌忠臣良將、平番卻敵的英雄事績。如《楊家將》等。也有以文學名著改編而成,如《西遊記》、《斬竇娥》等。形式多以七言句或十言句的韻文為主,間有四言、五言以及白話句式,和南方彈詞相近似。亂彈 清代興起的各種地方戲曲的總稱。主要指崛起於康熙年間的梆子腔(山西、陝西一帶)。它們繼承並吸取了流傳於當地民間的諸腔雜調,形成獨立的聲腔系統,發展為各地戲曲劇種,流布各地。其形式靈活、自由,表演生動、活潑,在藝術上善於創新。「亂彈」劇目大多取材於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如三國、隋唐、
水滸傳、楊家將等。

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燈謎

二硫碘化鉀
英文
KISS

英文
GOOD MORNING
山東大妹撒嬌
英文
umbrella
大嘴巴女人
英文
bmw
世界最大的嘴巴
英文
IBM
我不會飛
英文
IDF
他媽的防禦系統
英文
TMD
四方
英文
NEWS
你的錢又來了
英文
YMCA
炮烙之刑
射食品名一
烤肉
粟。
射食品名一
西穀米
童養媳。
射外國影片名一
小婦人
貍貓
猜一動物名
老鼠(離貓)
清水
淨水方式
RO逆滲透
促膝而談
物理名詞
相對論
虛胖
猜一種食品
肉鬆
瞎子包東西
猜水果名稱
芒果
菲傭捲款離家
猜水果名稱
葡萄(僕逃)
齊秦齊豫同登臺
猜食品名稱
霜淇淋
黑人吃炭
射俗語一句
黑吃黑
公狗的窩
猜一食品品牌
高岡屋(請台語發音
中國耗子
猜電腦用品
滑鼠
瞎子
字一

我丈夫也
字一

星星之歌
字一

一口咬定
字一

掌門人
字一

守門狗
字一

男士手攜情人
字一

真心做伴
字一

金字塔
字一

土土土
字一

銀樓
字一

猜酒拳
字一

注重生男
字一

自言自語
字一

只是近黃分
字一

建國方略
字一

千言萬語
字一

林務大臣
字一

自有一日出頭天
字一

白頭諧老
字一

狗洞
字一

家書
字一

乘人不備
字一

和尚拜佛
字一

馴狗者
字一

信徒稱耶穌
字一

九號
字一

有目共睹
字一

門外來人月已斜
字一

請十二時準時入席
字一

流眼淚對流眼淚
字一

有口亦難分訴
字一

點點金
字一

待到重陽日
字一

手不釋卷
字一

如箭在弦
字一

兩人一般心
字一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字一

半推半就
字一

不講理的人
字一

阻街女郎
字一

兩地相思
字一

聞不入耳
字一

伊麗沙白
字一

文武兩全
字一

講鬼
字一

太太
字一

老闆
字一

人有它大天沒有它大
字一

學生學字
字一

互吻
字一

禮義廉恥
字一

講師鐘點費
字一

昨日之日不可留
字一

一人在內
字一

多一半
字一

死對頭
字一

心如刀刺
字一

無心的愛
字一

禮聘千萬兩
字一

櫻桃嘴
字一

兄有債
字一

豐收年
字一

旅行坐飛機
字一

有話大家講
字一

新竹
字一

一加一
字一

坐定左右無人
字一

中秋夜烏雲密佈
字一

鐘馗
字一

成語、俗語、歇後語

成語一句
心如刀刺
戶外一峰秀
成語一句
開門見山
取到九為止
成語一句
不可收拾
危險房子
成語一句
不安於室
泳賽
成語一句
力爭上游
媽媽萬歲
成語一句
堂而皇之
反舟登陸
成語一句
回頭是岸
地震
成語一句
天下之動
為何避孕
成語一句
後生可畏
退堂申請交保
成語一句
下堂求去
老翁的世界
成語一句
天下為公
小妾得寵
成語一句
大失所望
走黑道
成語一句
來路不明
塗改獎券想發財
成語一句
不得要領
消防隊工作失常
成語一句
火上加油
嫁雞隨雞
成語一句
物以類聚
好頭不如好尾
成語一句
男尊女卑
晚安
成語一句
日入而息
坐井觀天
成語一句
所見不大
小姐變太太
成語一句
一夜成名
雙車競賽
成語一句
並駕齊驅
幼稚園
成語一句
造化小兒
立委貪污
成語一句
知法犯法
夢話
成語一句
自言自語
既生瑜何生亮
成語一句
勢不兩立
與妻械鬥
成語一句
同室操戈
講話免納稅
成語一句
無稽之談
捐贈義臂
成語一句
假手於人
網開一面
成語一句
魚躍而出
已用三十六策
成語一句
無計可施
魚尾紋
成語一句
近在眉睫

成語一句
千口難分
倒持聽筒
成語一句
話不投機
狗咬人,人咬狗
成語一句
以牙還牙
近視眼看公文
成語一句
舉案齊眉
乞丐學魔術
成語一句
窮極思變
整容院
成語一句
成人之美
凶器非兇手所有
成語一句
借刀殺人
鍾馗日記
成語一句
鬼話連篇
殺人不償命
成語一句
你死我活
巨木
成語一句
水到渠成
千錯萬錯總不錯
成語一句
積非成是
標本
成語一句
裝模作樣
叫化子拾黃金
俗語一句
樂不可支
姜太公釣魚
俗語一句
願者上勾
泥菩薩過江
俗語一句
自身難保
肉包子打狗
俗語一句
有去無回
瞎子吃餛飩
俗語一句
心裡有數
寡婦死兒子
俗語一句
沒了指望
黃蓮樹下唱歌
俗語一句
苦中作樂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
俗語一句
沒事也有事
禿子打傘
俗語一句
無法無天
豬八戒照鏡子
俗語一句
裡外不是人
老和尚看嫁妝
俗語一句
下輩子再說
烏龜下樓梯
俗語一句
連滾帶爬
癩蛤蟆打呵欠
俗語一句
好大的口氣
電線桿上綁雞毛
俗語一句
好大的膽子
灶王爺上天
俗語一句
有一句說一句
老太婆過年
俗語一句
一年不如一年
貓不吃鹹魚
俗語一句
假斯文
瞎子看戲
俗語一句
跟人笑
無錢開當鋪
俏皮話一句
掛的有錢的牌
鐵匠做官
俏皮話一句
只管打
叫化子揹不起三斗米
俏皮話一句
自討的
沒梯子想上天
俏皮話一句
該死活不成
刮大風,吃炒麵
俏皮話一句
怎麼開口啦
頭頂生瘡,腳底長膿
俏皮話一句
壞透了
老狗爬牆
俏皮話一句
硬撐
尿泡打人不痛
俏皮話一句
氣死人
八十老翁娶親
俏皮話一句
心有餘而力不足
兩手捧刺蝟
俏皮話一句
拿不起,放不下
老鼠過街
俏皮話一句
人人喊打
拿著棍子叫狗
俏皮話一句
越叫越遠
脫了褲子放屁
俏皮話一句
多此一舉
瞎子算命
俏皮話一句
胡說
拿著聊齋說書
俏皮話一句
鬼話連篇
叫化子跳舞
俏皮話一句
窮開心
人名、地名、什錄
郵差
世界科學家一
達爾文

本省地名一
新竹
鑽壁取光
三國人一
孔明
夫妻好合之謂
國都一
倫敦
中美英日
外國地名一
四國
聰敏發財
外國地名一
智利
想發財
國名一
意大利
假照歷史
中國地名一
蒙古
勢如破竹連戰連勝
國名一
捷克
男人國
本省地名一
民雄
日出峰東一點紅
本省地名一
陽明山
肥沃之地漁米之鄉
本省地名一
豐原
夏秋冬一瞬
本省地名一
恆春
浪子回頭
本省地名二
太保、善化
君子之交
本省地名一
淡水
一絲不掛
中國影星一
白光
忽然造反
病名一
霍亂
洋人進寶
外國地名一
西貢
空中霸王
本省地名一
高雄
笑釋迦讀四書
世界名大學一
哈佛大學
門牌第一號
口語一
頭家
整容開刀
古官名一
宰相
戀愛結婚
本省地名二
合歡、大肚
網開一面
現代名詞一
三圍
名曲小吃
飲料一
可口可樂
除去煩惱絲
職業一
理髮
土地公的拐杖
名詞一
神棍
城煌爺放屁
俏皮話一
神氣
體罰示戒
職稱一
刑警
封鎖港口
機關名稱一
海關
遊覽勝地
本省地名一
景美
太空慢步
台灣諺語一
天無絕人之路
泥書生
飲料一
沙士
護生符
用物一
衛生紙
增胖特效藥
農品一
肥料
旅歐隨筆
書名一
西遊記
不遠千里而來
電器名一
馬達
大掃除日皆出走
新俗語一
清潔溜溜
木蘭當戶織
新名詞一
處女作
天下之動
氣象名詞一
地震
眼熱
成語一
燃眉之急
服務生
職稱一
助產士
娘子房內巧梳妝
鳥一
畫眉鳥
鹽淡香臭不聞而知
日常用品一
味精
投奔自由
交通用語一
靠右邊走
輕聲細說
運動項目一
柔道
啞人比劃代言
運動項目一
空手道
重男輕女
中國省會一
貴陽
虎齒之厲
外國地名一
匈牙利
百姓猛勇
本省地名一
民雄
順風行舟
本省地名一
安平
長生不老草
草名一
萬年青
打破醋瓶
化學物一
硫酸
引人入勝
職稱一
導遊者
太太我錯了
春秋人一
夫差
鳥籠
三國人一
關羽
不要動
本省大學一
靜宜大學

國都一
金字塔
日入而息
禮儀用語一
晚安
後會有期
電影名詞一
續集
老翁的世界
國父遺教
天下為公
日落氣清
花名一
夜來香
呱呱墜地
報紙一
新生報
遷移啟事
古人名一
白居易
食之買賣
行業一
進口商
無稽之談
台語諺語一
講話免納稅
見了岳父問貴姓
台灣諺語一
有眼不識泰山
講話只有三分實
台語諺語一
白賊七
佛乎魔乎
台灣諺語一
疑神疑鬼
失紀綱
台語諺語一
無法度
1.外表白如雪 , 肚裡一團黑 , 從來不偷竊 , 硬說他是賊。
(射動物名一) 答:烏賊
2. 會走沒有腿 , 會吃沒有嘴 , 過河沒有水 , 死了沒有鬼。
(射物品名一) 答:象棋
3. 彎彎背脊長長牙 , 喜歡在人頭上爬。
(射物品名一) 答:梳子
4. 一見傾人城 , 再見傾人國。
(射外國影片名一) 答:亂世佳人
5. 稀奇真稀奇 , 鼻子當馬騎。
(射物品名一) 答:眼鏡
6. 說他是條牛 , 無法拉車跑 , 說他力氣小 , 卻能背屋跑。
(射動物名一) 答:蝸牛
7. 左一片 , 右一片 , 摸得見,看不著。
(射器官名一) 答:耳朵
8. 小小諸葛亮 , 獨坐軍中帳 , 擺成八卦陣 , 專捉飛來將。
(射動物名一) 答:蜘蛛
9. 長腳秀才 , 嘴兒厲害 , 白天飛去 , 夜晚又來。
(射動物名一) 答:蚊子
10. 五個兄弟 , 生在一起 , 有骨有肉 , 長短不齊。
(射器官名一) 答:手
11. 有翅飛不起 , 無腳走千里。
(射動物名一) 答:魚
12. 黃金布 , 包銀條 , 身體彎彎兩頭翹。
(射水果名一) 答:香蕉
13. 年紀並不大 , 鬍子一大把 , 不論遇到誰 , 總愛喊媽媽。
(射動物名一) 答:羊
14. 旁邊兩片,中間一條線答。
(猜一人體器官名) 答:屁股
15. 皮也輕輕,骨也輕輕,心裡冒火,全身通明。
(猜一物) 答:燈籠
16. 上邊毛,下邊毛,到了晚上毛對毛。
(猜一器官) 答:眼睛
17. 武昌起義,推翻滿清。
(猜一物) 答:撲滿
18. 高速公路開車錯過交流道
(猜一藥品) 答:白花油
19. 一個滾地球,投手、二壘手、中堅手全都漏接。
(猜水果名稱) 答:蓮霧

歇後語

歇後語大全

三字部
不倒翁
坐立難安
死鴨子
嘴硬
牆頭草
兩邊倒
蛇吞象
心不足
鐵公雞
一毛不拔
黃梅天
十八變
蛇吃蛇
比比長短
四字部
小妾得寵
大失所望
以管窺豹
只見一般
仙人放屁
不同凡響
四目相交
相看兩不厭
老鼠過街
人人喊打
螃蟹過河
七手八腳
倒吃甘蔗
甜在後頭
浪子回頭
金不換
黑人吞炭
黑吃黑
蝦子過河
何必謙虛
鴨子聽雷
全不懂
螂臂擋車
自不量力
蠟燭脾氣
不點不亮
蘿蔔青菜
各有所愛
過街老鼠
人人喊打
韓信點兵
多多益善
十月芥菜
起心
木匠戴枷
自作自受
丈八金剛
摸不著頭腦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公雞下蛋
沒指望
狗捉老鼠
多管閑事
生蟲拐杖
靠不住
竹籃打水
一場空
順風吹火
用力不多
樹上的貓
不成猴
鬼打官司
死不讓人
啞巴上學
沒問題
螞蟻吹蕭
好大的口氣
水牛過河
露兩角
孫猴偷桃
不想後果
孫猴的臉
說變就變
兔子看人
眼紅
熊貓跳舞
笨手笨腳
排球比賽
互相推托
跳高比賽
得寸進尺
跳遠比賽
寸土必爭
烏龜打架
硬碰硬
水牛過河
露頭角
老王賣瓜
自賣自誇
烏鴉打架
黑對黑
射擊競賽
開一眼,閉一眼
烏龜腦袋
能伸能縮
金魚尾巴
搖擺不定
白毛烏鴉
與眾不同
裁縫皮尺
專量別人,不量自己
五字部
七月半鴨子
不知死活
三月的桃花
謝了
千里送鵝毛
禮輕情意重
閻王嫁女儿
鬼才要
逼啞巴講話
欺人太甚
冰糖煮黃蓮
同甘共苦
布袋裡抓貓
十拿九穩
半夜掉雨點
下落不明
半夜作惡夢
自己嚇自己
龍王的幫手
蝦兵蟹將
床下吹喇叭
低聲下氣
警犬的鼻子
真奸
雪地裡聊天
冷言冷語
小魚追鴨子
自找死路
小腳穿大鞋
不滿足
小孩吹喇叭
口氣不大
新買的牙膏
全靠擠
湯藥里放糖
苦中有甜
天上的浮雲
一吹就散
跳蚤打哈欠
小里小氣
跳蚤叮大象
沒感覺
亭子裡聊天
說風涼話
水牛屎一堆
難翻
水淹螞蟻洞
有出沒進
獅子開大口
胃口不小
秋風吹落葉
一掃而光
秋後的柿子
軟了
孫猴的傢伙
真棒
橋下的流水
一去不回
蚯蚓打哈欠
土里土氣
瞎子吃湯圓
心裡有數
奶媽抱孩子
人家的
胡桃裡的肉
挑出來吃的
架上的黃鶯
唱得飛不得
沖涼缸釣魚
白費心機
叫化子請客
不用謝
烏鴉笑豬黑
自醜不覺得
買鹹魚放生
不知死活
空棺材出殯
目中無人
閻王出告示
鬼話連篇
水仙不開花
裝蒜
豬八戒戴花
越是醜人越作怪
肉包子打狗
有去無回
劉備摔阿斗
收買人心
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釣
雞蛋碰石頭
完蛋
騎驢看唱本
走著瞧
王小二過年
一年不如一年
壽星公吊頸
嫌命長
脫褲子放屁
多此一舉
路透社消息
道聽途說
細菌大開會
無微不至
張飛殺岳飛
殺得滿天飛
泥菩薩過河
自身難保
雨打黃梅頭
倒楣
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
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不清
狗咬呂洞賓
不識好人心
姜太公釣魚
願者上鉤
叫化子分錢
見者有分
水仙不開花
裝蒜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稻草人救火
自身難保
肉包子打狗
有去無回
六字部
毛坑上撐竿跳
過份
吃黃蓮唱山歌
以苦為樂
半空裡翻筋斗
不著實地
叫化子背葫蘆
假仙
八個人小合唱
異口同聲
八月天吃西瓜
甜到心理面
八十歲照鏡子
老樣子
水牛糞便一堆
難翻
算盤上的珠子
不潑不動
騎驢子追火車
太落後
清水塘裡釣魚
看得一清二楚
去西天的唐僧
一本正經
屁股上畫眉毛
升上去了
七分錢分兩半
不三不四
黃鼠狼咬烏龜
無從下手
碼頭上釣大魚
落空
灶門口栽楊柳
死不死活不活
一隻筷子吃藕
捉眼兒
城隍娘娘有喜
心懷鬼胎
張天師家鬧鬼
誰信
廟門口的獅子
大開口
雞蛋裡挑骨頭
過份挑剔
賣豬肉拉胡琴
遊手好閒
李鐵拐的葫蘆
不知賣什麼藥
外婆死了兒子
無救
生米煮成熟飯
晚了
豬八戒照鏡子
裏外不是人
癩蝦蟆打呵欠
好大的口氣
七字部
泰山頂上哼小曲
唱高調
此地無銀三百兩
不打自招
棋盤上的棋子兒
各就其位
半夜三更放爆竹
一鳴驚人
抱著地雷睡大覺
活夠了
水牛走在象群中
矮了一頭
玉皇大帝請大假
六神無主
老鼠給貓理鬍子
拚命巴結
老鼠鑽進書箱裏
咬文嚼字
救了田雞餓了蛇
顧此失彼
鳳凰不與烏鴉棲
不同流合污
瞎貓碰到死老鼠
走運
八字部
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異想天開
瞎貓遇到個死老鼠
撞好彩
公共廁所裡扔石頭
激起公憤
頭上長瘡,腳底流膿
壞透了






以上的詞語,有些有找到意思的在下面做寓意解釋。
1.灶門口栽楊柳-死不死活不活楊柳必須種在水邊,才能長得茂盛;種在灶門口,時時受到熱氣熏烤,自然半死不活。比喻人的處境非常的尷尬。2順風吹火-用力不多順著風勢吹火,不必用費多大的力氣,就可以很快的讓火勢旺盛起來。這句話是說:只要能掌握時機,很快的就可以達到目的。3.黃梅天-十八變黃梅天,是在陰曆四五月的時候,那時天晴大都陰晴不定。比喻人定沒有定性,常常變主意。4黃鼠狼咬烏龜-無從下手烏龜一遇到危險就會把身子到堅硬的殼裡,誰也拿牠沒辦法。比喻事情十分棘手,不知該如何著手去做。5頭上釣大魚-落空碼頭上常有船隻出入,不可能釣到大魚的。比喻人做事沒找對方向,以致一無所獲。6.稻草人救火-自身難保稻草遇到火就燒起來了,又怎能救火呢。是說雖有意幫助人,可是自己的處境實在也沒很好,也就是說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意思。7樹上的貓-不成猴爬樹是猴子的看家本領,貓縱然能爬樹,但終究不會變成猴子。人如果沒有真才實學,絕對無法矇騙大家的。8.票友兒下海-也算內行票友;業餘之平劇演員,意思是說雖不是正式演員但表演起來還是有模有樣,不比正式演員差。比喻人雖不是專職,但表現優異。9.蛇吃蛇-比比長短比喻彼此旗鼓相當,必須較量一下才知道誰強。10.胡桃裡的肉-挑出來吃的胡桃核非常的硬,必須以重物敲擊才能使核桃破裂,取出核肉來。也就是說;必須經過一番努力之後,才有現在的成就。11.架上的黃鶯-唱得飛不得是說關在籠中的鳥,行動很不自由。比喻人受環境的限制,無 法施展抱負。12.沖涼缸釣魚-白費心機沖涼缸;即浴缸。是說明知道沒有成果,卻還執意要去做, 自然吃力不討好。13.叫化子請客-不用謝叫化子靠乞討為生,以乞討所得的食物來請客,所以不必向他道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用客氣的意思。14.茄子開黃花-變種茄子本應開紫色的花,卻開出黃花。有意想不到的意思。15.酒樓的點心車-推來推去比喻互相推卸責任,不願擔責任。16.鬼打官司-死不讓人是說已經死了,還要和人爭執。比喻態度強硬,不肯退讓。17.染房裡的錘布石-死挨打比喻人處境非常不利,動輒得咎。18.秀才走路-慢哼哼是說人做事拖延成性,別人急的不得了,他卻一點也不在乎。19.奶媽抱孩子-人家的比喻事物雖然很好,但也只是替人保管而已,不是自己的。20.王八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王八即烏龜。嘲笑人行為不端正,以致於出洋相。21.月亮裡點燈-空掛明(名)明和名諧音。比喻人只重虛名,不切實際。22.口水多過茶-會說不會做比喻人只會空口說痴話,從不會付諸實行。23.大老爺升堂-吆五喝六譏諷人一旦得勢,便神氣活現的樣子。24.半空裡翻觔斗-不著實地比喻人做事好幻想,不切實際。25.狗掀門簾子-全仗一張嘴譏諷人除了一張嘴能說善道外,一點長處也沒有。26.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人議長短比喻世上人喜歡議論是非,說東家長,西家短的。27.烏龜爬門檻-但看此一翻比喻事情到別無選擇的地步了,成功與否,全看這一次了。有孤注一擲的意味。28.破燈籠-別點了是要人別在說的意思,因為說來說去就是那些話。29.啞巴上學-沒問題啞巴不能說話,當然無法開口問問題。是誇口自己一定能辦到的意思。30.惡狗當路睡-人己二不便凶惡的狗睡在馬路當中,誰也不敢招惹牠,只好繞道而行。比喻人專愛刁難挑剔,使人不方便。31.螞蟻吹蕭-好大的口氣比喻人自視過高,本事平凡,卻口氣奇大。另有-癩蛤蟆打呵欠。32.螃蟹過河-七手八腳形容一群人為了做好某些事,而顯得手忙腳亂。33.壽星公弔頸-嫌命長比喻人做事莽撞,沒考慮到利害得失。或罵人活得不耐煩,自尋死路。與老壽星吃砒霜意義相同。34.落水狗上岸-抖起來了狗落水逃上岸後,會急著抖去身上的水。比喻小人一得志,就神氣活現,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35.腰裡掛個老鼠皮-混充打獵的比喻人並沒有某種技能,卻要冒充有這種技能。36.龜兒不笑虌-同個洞裡歇龜和虌的外形和習性都很相似。是說二個人半斤八兩,誰也好不到那裡去。37.斷線的風箏-飄了比喻事情已沒什麼希望了。38.雞手敲鼓-沒回音是說寫寄出去後,如同石沉大海,全無音信。39.羅漢請觀音-賓少主多羅漢有一百零八人,觀音只有一位,就是說好多人合起來請一個人。40.鐵匠做官-只管打比喻人有勇無謀,只會蠻幹。41.鱷魚流淚-假慈悲比喻為非作歹的人竟向受害人表示同情,必定另有企圖。 即貓哭耗子-假慈悲。42.瞎子伸指頭-指啥哩比喻人不敢光明正大的指責別人的過錯。43.瞎子吃湯圓-心裡有數是說不論外在的環境如何,自己心中都非常的清楚,而且已有很好的定見了。
44.神檯桔-陰乾
另說放在桌上,水份漸漸消失。即錢或其他東西漸漸消失。和慢火煎魚的意思相同。
45.蘿底橙-揀淨尾
剩下的沒有被選上的。形容人或物是劣品的意思。
46.海邊石(或池塘石)-有水不見,有水出現
通常形容人有錢的時候不見人影,沒錢的時候便會出現。水、廣東話即錢也。
47.甩頭筆-唔(捨)寫得
很愛惜,捨不得的意思。寫、捨,廣東話同音,此處借音取義。
48.戲棚仔-快大
劇中的小朋友,通常在下一幕可能長大成人,故有此引用。
49.交通燈-點紅點綠。亂指一通
交通燈有紅黃綠三色。廣東人指點紅點綠,指胡亂給人家建議。
50.船頭尺-度水(借錢)
"度",測量的意思。廣東口語"度",是借、把它攪定的意思。
51.算死草-即計算得非常清楚(貶義)
和密底算盤意思大致相同。形容人在錢方面計算得十分清楚。不會有半點遺漏。
52.二打六-無關重要、份量不夠的意思
二打六的角色。形容是無關重要的角色、人物。
53.黃腫腳-不用(消)提(蹄)
腫,發脹、即不消腫。蹄,即腳。借音取意。
54.石罅米-被雞"啄"
在石縫中的米粒,衹有雞才能吃到。"雞"在廣東口語中的另一解釋是妓女,即此人的錢衹有妓女才能拿到。暗喻此人經常嫖妓。
55.狗上瓦坑-有條路
暗喻男女有偷情之嫌。
56.貓哭老鼠-假慈悲
貓和老鼠是天敵,怎麼可能去可憐它。
57.火燒旗杆-長嘆(炭)
以前旗杆是用木造的,木燒成炭。旗杆是長木,成長炭,取炭的諧音"歎","歎"廣東口語即享受,故為長期享受,不用操勞,憂心的意思。
58.水瓜打狗-唔見咁橛
少了一大半。水瓜脆,受重擊即會斷開。
59.和尚擔遮-無法無天
遮,廣東口語即雨傘。擔,廣東口語即撐、拿的意思。
60.老樹枯柴-等自己跌
樹的枯枝自己會掉下來,暗喻等自己醒悟、覺醒。
61.張三對落-你死(李四)
對落,即接下來是,隨後的意思。李四,你死諧音,表示處境危險。
62.秀才手巾-包輸(書)
輸,書同音,即一定輸的意思。
63.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農曆年的時候,廣東人喜歡買些賀年食品,煎堆是其中一種必備食品。
64.除褲放屁-多此一舉
"除",廣東口語"脫下"的意思。
65.神臺貓屎-神憎鬼厭
所有人都不喜歡,犯眾怒的人。
66.無厴雞籠-自出自入
即進出自如。毫無限制可言。
67.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過街,是跨越馬路。老鼠是人見人厭,都想去打牠。表示犯眾怒。
68.豬籠入水-財來自各方
豬籠以前是竹製,有很多孔,放在水中,水自然從各方進入。表示他人很有方法去賺錢。
69.飛機著火-(燒雲)銷魂
飛機在高空中起火,雲也一起燒起來。燒雲和銷魂同音,銷魂是指女人拋媚眼。
70.盲佬貼符-倒貼
賠本,或形容女人拿錢供養男人。
71.有柄茶壺-得把口
只會說,不會做。茶壺沒有把手,只剩下壺嘴。
72.死人燈籠-報大數
人死了以後在殯禮儀中有掛燈籠的習慣,上寫死者年齡。通常和死者年齡差三歲,因為有天、地、人各加一歲的習慣。即把事情或賬目誇大呈報。
73.神仙放屁-非同凡響
神仙不是凡人,放屁會響。故不是凡響。
74.濕水炮仗-點會響或死引
點會響即不可能響,表示沒有希望。(此較常用) 另外,鞭炮濕了,引線當然也濕了,即死引。引、忍、癮,廣東話都同音。死忍即強,死癮即癮頭很大,不能自拔。
75.豉油撈飯-整色整水
豉油即醬油,黑色,又是液體,即水。整色整水即矯揉造作。
76.非洲和尚-黑人憎(僧)
表示非常討人厭。黑、乞諧音,乞人招人、討人,憎、僧同音。
77.日本郵船-遲早完
通常日本船的最後一字是丸。丸和完在廣東話是諧音,故借音取義。表示早晚會完蛋。
78.市橋蠟蠋-假細心
假裝對你很好,很細心的樣子。
79.風吹雞蛋殼-財散人安樂
安樂,廣東口語,即心中舒坦、全無牽掛的意思。
80.黃皮樹了哥-唔熟唔食
專門騙自己人,熟人,親戚。
81.蛋家雞見水-唔飲得
即見到好處卻不能得到。蛋家即水上人家,住在船上的人。
82.問和尚借梳-定沒有的
不能實踐的事。何必多此一舉。
83.壽星公吊頸-嫌命長
厭世,找死的意思。也有自找麻煩之意。
84.老鼠尾生瘡-大極有限
老鼠的尾巴很小、不大。故引用之。
85.滾水"六"豬腸-兩頭縮
"六",即用熱水燙,豬腸子遭熱水燙時兩頭會收縮,引申為節省。即經濟陷入困難,必須作多方面的節省。
86.雞食放光蟲-心知肚明
表示自己心裏明白、心中有數。
87.啞仔食雲吞-心中有數
啞巴自己吃多少個雲吞,只能在心中數得到。嘴巴說不出來。
88.泥水佬造門口-過得人過得自己
不能光考慮自己,也要考慮別人。泥水佬即室內裝璜的人、水泥工,。
89.床下底放紙鳶-高極有限
在床鋪底下放風箏,能有多高。表示人的薪水或地位等等能有多高。

流行語

流行語大全
詞語
解釋
數字部
123
木頭人
02
抗議(台語)
0865
你別惹我
0665啊!
你來惹我啊!
24
三八(3X8=24)
2266
零零落落[說台語]
178
一級棒
886
拜拜囉!!!
3554
生~不~如~死~
9413
九~死~一~生~
5201314
我愛你一生一世
3Q、先Q
Thankyou
英文部
ABC
AmericanBorninChina
KTV
K你一拳T你一腳擺出勝利ㄉ姿勢
B18
就是地下18層地獄啦!!
KISS
﹝Keepitsimple,stupid﹞不要搞的太複雜,笨蛋
ATOS
會吐死〈台語〉
IN
很正點(OUT的相反)
HIGH
很激烈,興致高昂
HOT
當紅,火辣
OGSOBS
歐吉桑歐巴桑
MGG
醜斃了!(台語發音)
Lubinton(LBT)
路邊攤(全國最大成衣品牌)
QOO
嗯~~~~就述<可愛>啦!!!!
BMW
長舌婦(bigmouthwoman)
I.B.M
國際大嘴巴(InternationalBigMouth)
LILS
L-囉.I-哩.L-囉.S-唆
MorningCall
模擬考
Nightcity
夜市
taxi
太可惜
FBI
粉悲哀
FBI
(F)腐爛ㄉ(I)我
SUPERL.M
超級辣妹(英文)
OBS
挖鼻屎
JOLIN
很冷
LKK
很老的意思
PK
對打
注音部
ㄅㄧㄤˋ
勁爆
ㄌㄧㄠˇ
了解
ㄍㄧㄥ
矜持、假裝、撐
ㄎㄡ
小氣
ㄏㄚˋ
想、奢望、垂涎
ㄏㄤ
很熱門
ㄒㄩㄝ
丟臉
ㄘㄟ
很無聊的人
一字部

花心

白七(上白下七)

正點的

胡亂吹噓

很臭屁

渲染事物

這樣(子)

那樣(子)
二字部
了改
了解
口胡
憤怒時所發出的低語聲
口桀
邪惡的人所發出的笑聲
火車
「機車」加強版
白目
不識相
扛爐
倒數第三、四名
死會
已有男女朋友
抓狂
近乎瘋狂的狀態
物語
故事
花轟
發瘋
軋車
飆車
晃點
耍人
校花
校門口賣豆花
被當
分數六十分以下叫做活當,四十分以下叫做死當
陳水
欠扁
凱子
錢多多的人
奧客
挑三撿四的客人
運將
司機
撇步
訣竅
雄雄
突然
熊熊
突然
監介
尷尬
廢柴
形容一個人沒用
賢慧
閒在家裡什麼都不會
機車

龜毛
不容易相處
爐主
倒數第一名
轟殺
將對方殺死
顧盧
倒數第三名
插座
就是不正性行為的淫女(看到就插)
雞頭
其實是”畸形老頭”
玻璃
就是“Gay“
炒飯
做愛滴意思~~
粉絲
FANS
拷貝
<台語>哭爸~~~~~
中油
中國的無業遊民
抽獎
1.仇人2.臭腳
台客
台灣來ㄉ遊客
總統!!
《總》務處的垃圾《統》啦!!
麻糬
就是死黨ㄉ啦~
人類
人渣加敗類
杏子
女朋友
火雞
火車又機車
草莓
kiss啦!(例種草莓)
假毛
假髮
麵龜
煮麵ㄉ烏龜
神聖
先生(日語)
蝦米
什麼(台語)
卡車
屁股
熊熊
忽然(用臺語念)
電電
安靜(台語)
恐龍
醜的意思
打鐵
凸槌
乳牛
銬(cow)
圍爐
打群架
七十
氣死
爐主
倒數第一
燒餅
很騷的女生
油條
很酷的男生
賢慧
「閒」閒ㄉ啥都不「會」!!
馬子
形容女朋友
飛碟
比宇宙船還機車
針糾
衛生糾察隊
小二
小心(台語)
書包
書的同胞(書呆子)
芝麻
很討厭、很煩
缺水
不夠水準
美女
發霉的女生
小強
蟑螂
天份
天上的牛糞
夏客
震驚(Shocked)
處ㄎㄧ【台語】
出去
三字部
一言堂
不二價;沒有商量餘地。
米台目
比白目更白目
小籠包
裝可愛
古惑仔
黑道人物
未夠班
不夠格
甘迺迪
好像豬
米台目
「白目」加強版
夾娃娃
墮胎
沒可能
難以讓人置信的
咬耳朵
說悄悄話
柯林頓
K一頓
紅不讓
全壘打的音譯,有「當紅不讓」的氣勢
紅眼病
指人的妒忌心
脫拉庫
一大卡車,指很大很多的意思
普普啦!
還可以ㄌ
[橋]一下
處理一下
呼乾啦![台語]
]給你踩啦![台語]
獨生子
獨自生活的兔崽子!!
爬格子
寫作文
畢卡索
(畢)閉著眼睛卡在廁(索)所
拜碼頭
拜團隊的頭頭
宇宙船
比太空船還機車
洗耳朵
聽音樂啦!
泰瑞伯
太可怕了~~可怕到不行(註:terrible)
小籠包
裝可愛..(從"經典"笑話麵條與包子中出來的)
阿格理
醜的意思唷
螢火蟲
就是粉抱歉的意思啦!
喔嗨呦
我還有
李佳潔
你這坐﹙台語﹚
草霉醬
~~血~~
莊笑偉
[台語]裝瘋子
甘迺迪
好像豬{台語}
花木蘭
沒長胸
庫斯拉
褲子濕啦
皮卡丘
很會放電
柯林頓
k你一噸
撇颱風
放屁
大桃子
大屁股
白牆壁
開關
武當派
五當派﹝五科全當﹞
依妹兒
E-mail
卡阿依
可愛呢〈日語〉
紅豆泥
日文ㄉ"真的嗎"
種芋頭(台語)
便便
九百九(990)
很難笑(台語)
禮義廉
無恥(因為少了個恥)
大掃除
打架
棒球賽
棒賽(大便台語)
來泡茶(台語)
去談判的意思
安安ㄚ!
就類似《大家好》ㄉ意思啦!看到人就要說ㄉ話。
大遠百
大老遠跑去ㄉ百貨
蛋白質
笨蛋,白癡,神筋質
甩頭髮
就是戴假髮啦!!
牛舌餅
大舌頭
洗衣板
沒胸部
做汽水
小便
牛舌餅
大舌頭
安思竹
俺是豬
食人魚
大嘴巴.....就是什麼是都說出來
三個鬼
救命呀
射擊場
別想歪~是廁所ㄉ意思ㄉ啦
鐵公雞
吝嗇鬼
藏鏡人
操縱指使人作壞事的幕後主使者
萬金油
什麼都懂一點,而什麼都不真正懂的人
沙塵暴
某人的頭皮屑,所以的快跑的意思
超人氣
很受歡迎的
酷斯拉
非常醜
法國話
非常高深的(聽不懂)
別ㄍ一ㄥㄌ
別撐ㄌ
四字部
要不要插(台語)
要不要打賭?
老娘哭弟
沒舅[救]
長的不錯
長的這麼醜一定不是他的錯
紅包炸彈
喜帖
三塌扣兒
聖誕老人(英文)
你好"聰明"!!
失"聰"又失"明"
大陸廁所
門都沒有
無子西瓜
腦袋空空
你好高貴
高雄ㄉ蛙貴
蘋果麵包
衛生棉
生意不好
沒有女友
一步登天
準備往生
貞子來ㄌ
仇人
雙峰駱駝
波霸
太平公主
胸部太平
愛國詩人
旱鴨子(投江淹死的屈原)
眼睛放電
看錯人ㄌ白痴
起床失敗
睡過頭的意思
你很丟耶!
表示很丟臉的意思
哈利波特
乎你跌倒(台語)
你陳水喔!
你欠扁喔!
蕃茄炒蛋
他媽的渾蛋
小玉西瓜
黃色思想
莎呦娜拉
再見
哈姆雷特
非常高深的(聽不懂)
請你穿HANG TEN
踹你兩腳(HANG TEN的商標就是兩個腳丫子)
五字部
你真是512K
比768K還慢,慢半拍的意思
黑皮牛液噁
HappyNewYear
三毛加一毛
時髦(四毛)
三好加一好
三好加一好=四好="死好"(台語音)!
竹本口木子
笨呆子(拼起來)
繩子提豆腐
甭提啦
愛神丘比特
愛人殺死你(妳)
巧克力厚片
尿布
大可心又土
奇怪
松下問童子
你老師咧
英英美帶子
閒閒沒事做(台語)
宮本美代子
根本沒事(台語)
俺是賴美惠
有人問你名字時...就可以用這招啦!!
棺材裡伸手
死要$
妳很潛水艇
妳很沒水準
堅定的友情
姦情
六字部
公車司機辭職
想不開
史努比的弟弟
stupid
你真是柯尼卡
很會抓機會
春天的兩條蟲

做巧克力蛋糕
在便便
掀奶罩拉屎狗
先來走LET'SGO
七字部
天生麗質難自棄
天生沒有利用價值.男人看ㄌ自動放棄
八字部
內褲拿在手上搖擺
耍酷(帥)
九字部
你是比卡丘的弟弟哦
皮在癢

友誼詞

謫仙怨 唐.劉長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悵孤舟解攜。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草萋萋。
賞析:這闋詞有兩個詞題:一作「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一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見集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六言。」可知這闋詞是寄贈梁耿的。梁耿為作者的朋友。竇弘餘《廣謫仙怨序》稱劉長卿作詞後,「吹知為曲,意頗自得」。詞中對友人的貶謫寄以深切的同情,其中「千里萬里」、「前溪後溪」,運用民歌語言,通俗而不失典雅。
酒泉子 五代.南唐.馮延巳
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風微煙淡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迴腸,雙臉淚,夕陽天。
賞析:這闋詞寫作者送別友人之後傷感悲涼的情景。從「柳映」的晴天到「蕭然」的陣雨及雨後的「夕陽」欲下,不但點出了時間、地點,而且通過自然景觀的曾曾變化,展現出作者內心世界感情的逐布深化。
歸自謠 五代.南唐.馮延巳
寒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
賞析:這闋詞寫江邊為友人送別。上闋用寒山碧水、玉笛聲聲點染送別的憂傷情景。下闕遙想友人路途的愁悵,以及日後重山阻隔、再難相見的哀愁。創造出一種迷離惝恍的優美境界,情景交融,感情深摯。
上行杯 五代.荊甫.孫光憲
離棹逡巡欲動。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滿捧。綺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賞析:這是一闋送別詞,上闋的「去住心情知不共」、下闋的「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把主客因離別而黯然魂銷的心情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王闓運評孫光憲的詞「常語常景,自然風采」。
玉蝴蝶 宋.柳永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 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裡,立盡斜陽。
賞析:這闋慢詞抒寫秋雨後思念故人之情,上闋由眼前之景引發出對朋友的懷念,下闋由「文期酒會」的美好回憶又回到眼前孤獨的秋景。本詞善於融化前人詩詞的意境,構造出自己新的形象,語言「明白而家常」卻不淺俗。


竹馬子 宋.柳永
登孤壘荒涼,危亭曠望,靜臨煙渚。對雌霓掛雨,雄風拂檻,微收煩暑。漸覺一葉驚秋,殘蟬噪晚,素商時序。覽景想前歡,指神京,非霧非煙深處。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積,故人難聚。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極日霽靄霏微,暝鴉零亂,蕭索江城暮。南樓畫角,又送殘陽去。
賞析:這闋詞寫作者晚年漫游江南時寫的。上闋側重寫景,描寫登上殘壁廢壘,極目遠望的景象。下闋以抒情為主,抒發思念友人的離愁別緒,作者多次運用雙聲疊韻詞,又於句間用韻,下闋的「新愁易積、故人難聚」尤為警茦,將友人之間因離別而舊情難忘,轉添新愁,又難於歡聚,新愁倍增。
相思令 宋.張先
蘋滿溪。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
煙霏霏。風淒淒。重倚朱門聽馬嘶。寒鷗相對飛。
賞析:這闋詞寫送別,上闋寫送別時,下闋寫送別後,全詞共八句,句句押韻,用平聲的微、齊韻部,讀來流轉自如。
漁家傲 和程公辟贈別 宋.張先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塘水闊舟難渡。
天外無門清霅路。君家正在吳門住,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賞析:詞作上闋點染朋友相別時的景象,下闋抒寫惜別的情懷,尤其是結尾為君帶柳歸鄉的意趣更為委婉動人,唐圭璋《唐宋詞簡釋》評論這闋詞「疏蕩有韻」。
喜遷鶯 宋.晏殊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
賞析:上闋「觥船一棹百分空」,勸朋友一醉消百愁,表現出摯友滿懷深情的特別關照。下闋「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再次相勸,則以自已多年來擠身上層的深切體驗來談,上闋勸之以情,下闋勸之以理。使作者與朋友的友誼不只停留在一般的交往層面,而是昇華到了探討、交流人生觀的高度。
踏莎行 宋.晏殊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衣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賞析:這闋詞從這餞別酒席寫到依依上路,再寫到別後盼歸,(明)王世貞《藝苑卮言》稱「斜陽只送平波遠」句為「淡語之有致者也。」也就是說,詞語雖平淡,但有悠悠遠意。這裡傳達給讀者的是一種深層次的細膩感受。唐圭璋《唐宋詞簡釋》稱這闋詞「足抵一篇《別賦》」。


賀聖朝 留別 宋.葉清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賞析:這闋留別詞以「別時容易見時難」為主旨,上闋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雨」,雖習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但設想新奇別致,作者將春分等分為三份,二份愁將一份風雨,這裡的春色實際上等於愁上加愁。而春光所以失色,就因為摯友將遠行。後來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就脫胎於本詞這一佳句,其詞云:「春色之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可見這闋詞在當時的影響。本詞先是敘別離之愁,轉而用「且高歌休訴」來寬慰情懷,然而借酒澆愁愁更愁,結尾又是相逢無期浩嘆。極有層次地寫出了友人別離之際的矛盾心情。
朝中措 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宋.歐陽修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賞析:這是一闋餞行詞,詞作上闋追憶舊時揚州的景物生活,下闋讚賞劉敞的博學多才和豪爽性格,結尾抒發人生感嘆。清人黃了翁評約:「感慨之意,見於言外。」
浪淘沙 宋.歐陽修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賞析:這闋詞即是因友人離去而感嘆人生聚散無常的。上闋寫春日與朋友在洛陽舊地重遊的快樂與思緒,下闋寫朋友分別的孤獨悲傷,結尾嘆惜來日渺茫不可預料,友人相聚無期。將別情熔鑄於賞花之中,把三年的花開加以比較,層層推進,以惜花寫惜別,構思新巧。近人俞陛雲在《宋詞選釋》中評說:「因惜花而懷友,前歡寂寂,後會悠悠,至情語以一氣揮寫,可謂情深如水,行氣如虹矣。」詞中「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既是一時的感慨,又道盡了千古的離愁別恨。
少年游 宋.晏幾道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賞析:詞旨抒寫離別的怨情,全詞連續運用三個遞進結構的比喻,一是雙水分流,最後還會相匯。與「朝為行雲」的神女歡會於夢中。只有人情,薄於雲水。於是引出「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的嘆息。詞作塑造了一個不管朋友如何薄情地待己,自己卻始終對友人充滿友好和期待的「癡」人形象。
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聯,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敢上春,千萬和春住。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為送友人鮑浩然回歸浙東而作的。其中「眉眼盈盈處」,一語雙關,既指江南風景之地,又暗指友人家中望眼欲穿的親人。再「千萬和春住」,也不僅是指美好的春光,還可以看作是和暖如春的家人團聚生活。無怪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說:「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
西江月 平山堂 宋.蘇軾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弔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賞析:這闋詞將抒情,敘事和議論結合一體,語真情摯,表現了作者對歐陽修刻骨銘心的崇敬與懷念,「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翻白居易詩意,對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使詞作富有哲理的深度。
臨江仙 送王緘 宋.蘇軾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慇懃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賞析:詞作匯集了蘇軾的種種複雜感情,既有送別的愁悵,又有悲悼亡妻的哀痛,還有對故鄉的牽掛和仕途遭排擠的失落感,「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則有參透人生,看破紅塵,尋求徹底解脫的意味。
臨江仙 送錢穆父 宋.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賞析:詞的上闋稱讚錢穆父「踏盡紅塵」又能不為得失所動的曠達情懷,操守風節不隨波逐流的可貴品格。下闋寫月夜送行,作者強抑悲愁,勉為達觀之語,勸朋友不必為暫時的離別傷情,也不必在意仕途的升沉得失。結尾帶有道家的思想傾向。
南鄉子 送述古 宋.蘇軾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賞析:這闋詞能夠從人生常見的聚散之中展示出特殊環境裡的真情摯意。上闋「誰似臨平山上塔」幾句,用客觀的無情之物反襯出作者與友人深深惜別的主觀之情。下闋則用「夢不成」和「淚不晴」,層層深化地寫出友人去後自己的孤獨和綿綿不絕的思念之情。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宋.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霑衣。
賞析:「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氣象開闊,在風潮來去之間,隱寓著人世上的盛衰離合。「幾度斜暉」數句,又暗指兩人數年間多次共同觀潮的歡樂往事。下闋則更充滿懷念之情地憶起兩人徜佯於西湖之畔,引出「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的感嘆。結尾引謝安典,表達自己想同友人一道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歸隱之心。
蝶戀花 暮春別李公擇 宋.蘇軾
簌簌無風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
路盡河回人轉舵。繫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我思君處君思我。
賞析:上闋一味寫景,然而句句傳達出深情,寫寂寞園林的落花,使人感到的是人的寂寞惆悵;寫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橫雲之變態,亦使人感到主客二人不忍分手。下闋寫送別,又遙想別後友人孤獨行舟的情景。結尾一句「我思君處君思我」,是全詞的高潮和主旨,將朋友間懇切深摯的友情濃縮在一句直白的話語中。
永遇樂 宋.蘇軾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弱共誰同醉?捲珠簾,淒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淮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迴廊曉月,也應暗記。
賞析:這闋詞卻別出新意,通篇皆從友人的角度設想置詞,使人感覺撲朔迷離。「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數句,詞面上寫友人念我之情切,實際自己能看出淮水中有朋友的相思之淚,又反映出作者念我之情深。詞作通篇以月為抒情意脈,借明月以寄相思。先是「明月如水」繼而「月隨人千里」,共友人「到明無寐」的也是明月,而結篇的「迴廊繞月」更讓人離愁倍添。
虞美人 宋.蘇軾
波聲拍沉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照一場煩惱送人來。
賞析:上闋的「隙月窺人小」,不言人望月,但說月窺人,見出妙趣,而且這一細節,傳神地再現出友人分別後長夜難眠的情景。「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作者將離恨物化,變成可以裝載在船,運到遠方的東西。下闋的「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照一場煩惱送人來」。都簡明而意深,使得這闋詞在眾多贈別詞中翻出新意。
菩薩蠻 宋.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湖欲平。
江湖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賞析:開篇兩個對句便是兩個極主動的畫面,一邊是擊鼓催促開船,一邊是把酒慇懃挽留,一催一留,寫盡了主客臨別而不忍別的情意。結尾又將祝酒辭引入,明白如話且情義深長,寄無限希望於未來。
琴調相思引 送范殿監赴黃崗 宋.賀鑄
終日懷歸翻送客,春風祖席南城陌。便莫惜離觴頻卷白。動管色,催行色;動管色,催行色。
何處投鞍風雨夕?臨水驛,空山驛;臨水驛,空山驛。縱明月相思千里隔。夢咫尺,勤書尺;夢咫尺,勤書尺。
賞析:開篇「終日懷歸翻送客」,點明作者是客中送客,餞別酒席也寫得有聲有色,主客雖在頻頻舉杯,促催上路的悲涼樂曲已經奏了一曲又一曲了,令讀者有一種緊張不安,悵然若失的感覺。下闋作者為友人的山程水驛而慇慇掛懷。「臨水驛,空山驛」的反復詠嘆,將作者對友人關心備至、意馳神隨的心情表達得十分傳神。
臨江仙 宋.晁沖之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賞析:上闋的「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不是對朋友的責難,而是寫特定政治環境下,這批逐臣遷客心有顧忌,不敢貿然通消息的嚴酷局面。正因如此,才過渡到下闋「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的夢中尋友、夢中相會的情景,結尾則慨嘆政治上的「春天」已過,他們這些「落花」的命運還堪聞問嗎?語極沉痛。
點絳脣 宋.王安中
峴首亭空,勸君休墮羊碑淚。宦游如寄,且半山翁醉。
說與鮫人,莫解江皋珮。將歸思,暈紅縈翠,細織回文字。
賞析:上闋用晉代名將羊祜、山簡鎮首襄陽時的典故,下闋戲擬思婦口吻,用「莫解江皋珮」、「細織回文字」寄託思念之情。
虞美人 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宋.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賞析:上闋以景寄情,作者在詞中卻不直寫,而將落花翻於主動,花在風前飛舞,又送黃昏之雨,立意新而格調雅。下闋重在抒情,朋友攜手於花下,置酒高會,然而酒闌人散之際,留戀之情難於排遣。
臨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宋.周紫芝
記得武陵相見日,六年往事堪驚。回頭雙鬢已星星。誰知江上酒,還與故人傾。
鐵馬紅旗寒日暮,使君猶寄邊城。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晚,恆槊看詩成。
賞析:上闋寫舊友闊別重又相見,惜鬢髮已白,感慨往事,不堪往事。下闋緊扣光州寫來,光州地處淮河南側,是接近全國的邊防重鎮。詞作欲將朋友刻畫成一位文韜武略、帶領將士鎮守邊關的英雄人物,意在鼓勵友人建功立業於邊塞,以報效國家。
浪淘沙 宋.幼卿
目送楚雲空,前事無蹤。漫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賞析:這闋詞表現了作者對表兄的真摯友情,詞作感情真切,不事雕琢,哀婉而低徊,令讀者為之落淚。
水調歌頭 呈漢陽使君 宋.王以寧
大別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常記鮚碕狂客,邀我登樓雪霽,杖策擁羊裘。山吐月千仞,殘夜水明樓。
黃梁夢,未覺沉,幾經秋。與君邂逅,相逐飛布碧山頭。舉酒一觴今古,嘆息英雄骨冷,清淚不能收。鸚鵡更誰賦,遺恨滿芳州。
賞析:這闋詞記敘了作者與好友漢陽使君的深厚情誼。二人闊別十年後,又相會於大別山故地,不禁懷古撫今,感慨萬千。全篇豪情激蕩,筆墨飛動,將自然環境與作者的主觀感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感人至深。
虞美人 大光祖席,醉中賦長短句 宋.陳與義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江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賞析:這闋詞在寫法上很別致,緊扣別宴,前貫後聯,通過宴會上的別酒離歌,追懷往事,推想將來,其對友人的一片真情感人至深。此外,全詞佳句疊出,除「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外,「明朝酒醒大江流,江載一船離恨向衡州」,則把離恨形象化了,似乎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因而成為歷代傳誦的名句。
賀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宋.張元幹
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難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賞析:全詞情緒高亢,音韻流暢,壯懷激烈,感人肺腑。
點絳脣 呈洛濱、筠溪二老 宋.張元幹
清夜沉沉,暗蛩啼處檐花落。乍涼簾幕,香繞屏山角。
堪恨歸鴻,情似秋雲薄。書難託,盡交寂寞,忘了前時約。
賞析:詞的上半闋側重寫景,以景寓情,動靜結合。下半闋巧設比喻,抒發情懷。作者通過對自己寂寞處境及心情的描寫,使讀者充分體味到其內心對朝廷長久不能收復中原的悲憤和失望。
瑞鷓鴣 彭德器出示胡邦衡新句,次韻 宋.張元幹
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功名一聚塵。好是悲歌將進酒,不妨同賦惜餘春。
風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須我輩人。雨後飛花知底數?醉來贏取自由身。
賞析:這闋詞深沉含蓄,寓意深刻。「白衣蒼狗變浮雲」句,打當時世事的變幻不定形象地表現出來,特別是最後一句「醉來贏取自由身」,令人更加深刻地感到,南宋時期諸多愛國志士的悲慘處境,他們渴望「自由」,對現實中沒有「自由」又是何等的憂鬱和悲憤。
薄幸 送安伯弟 宋.韓元吉
送君南浦。對煙柳,青青萬縷。更滿眼、殘紅吹盡,葉底黃鸝自語。甚動人,多少離情,樓頭水闊山無數。記竹裡題詩,花邊載酒,魂斷江干春暮。
都莫問功名事,白髮漸、星星如許。任雞鳴起舞,鄉關何在,憑高目盡孤鴻去。漫留君住。趁酴醾香暖,持杯且醉瑤台露。相思記取,愁絕西窗夜雨。
賞析:這闋詞的上闋,從寫景、敘事兩個方面抒發送別之情,既有對眼前景物的描寫,也有對以往舊事的懷念回憶。下闋主要是對國家前途和個人命運的慨嘆,又緊緊扣住送別這個中心,氣豪筆健,情婉語新,藝術上頗具特色。
點絳脣 途中逢管倅 宋.趙彥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遽。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賞析:這闋詞親清淡雅,情娩意深。其結尾處以「寒蟬」、「斜陽」,一聲一色映托分別的愁苦,讓人回味無窮。
漁家傲 寄仲高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賞析:這闋《寄仲高》,通過寄語親人,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飄泊異鄉的淒苦心情。該詞的結尾處給人以消極的感覺,但這種消極低沉恰恰表明了作者不甘心長期如此的內心世界。
鷓鴣天 宋.范成大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雲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賞析:在別離的筵席上,作者看到被金滅亡的契丹族舞蹈,不由得想到自己國家的命運,想到自己與朋友分手後,孤獨淒涼的處境,心情十分愁悶。對這種愁悶心境的抒發,作者不是採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貼切地引用典故,真切地描摹景象來委娩地表達,耐人尋味。
賀新郎 宋.辛棄疾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華髮。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賞析:在這闋詞中,作者高度形象地讚美了好友陳亮,抒發了對陳亮的深厚情誼,以及對陳亮的無比懷念。在描寫景物時,或就景敘情,或即事寫景,自然地表露了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和內心沉鬱悲涼的情緒,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賀新郎 用前韻送杜叔高 宋.辛棄疾
細把君詩說:恍餘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千丈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乍一見、寒生毛髮。自昔佳人多薄命,對古來、一片傷心月。金屋冷,夜調瑟。
去天尺五君家別。看乘空、魚龍慘淡,風雲開合。起望衣冠神州樓,白日消殘戰骨。嘆矣甫諸人清絕!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
賞析:上闋盛讚杜斿的詩,對他報國無門、請纓無路的境遇非常同情。下闋激勵杜斿不要灰心,在國事動蕩之時,可能有上昇的時機。但當權者空談誤國,也難有所作為。詞中作者抒發了自己憂國憂民、愁思難眠的悲憤心情,表達了夙志未愁、壯心不已的氣概。
憶王孫 秋江送別,集古句 宋.辛棄疾
登山臨水送將歸。悲莫悲兮生別離。不用登臨怨落暉。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飛。
賞析:這闋集古句詞,運用巧妙,轉接自如。所用古句與原詩詞中句意相連繫,與新集句相融合,使全詞內容非常豐富,別有韻味。
水調歌頭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宋.辛棄疾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髮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賞析:這是一闋感時撫事之作。詞中抒寫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了對南宋朝廷是非顛倒、輕重不分的不滿,以及自己一心報國,不求名利,絕不同投降派合流的志結情操。
卜算子 宋.石孝友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後會無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賞析:這闋離別詞在寫作上與眾不同。作者既沒有去設計送別時的場景,也沒有去著意刻畫人物的形象,而是集中筆墨,緊緊圍繞離人心態這一點,採用白描手法,運用明白如話的口語,直抒胸臆,使全詞清新俊逸,「盡得風流」。
鷓鴣天 懷王道甫 宋.陳亮
落魄行歌記昔游,頭顱如許尚何求。心肝吐盡無餘事,口腹安然豈遠謀。
纔怕暑,又傷秋。天涯夢斷有書不?大都眼孔新來淺,羨爾微官作計周。
賞析:這闋懷友詞很有特色。表面上作者是在自述衷曲,實際上是巧借追憶往日友情,闡發自己的夙志來對好友進行嘲諷和批評,這種嘲與批評的交織,形成了作品的主調,反映了作者對待友誼的態度。
賀新郎 懷辛幼安,用前韻 宋.陳亮
話殺渾閒說!不成教、齊民也解,為伊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卻憶去年風雪。新著了、幾莖華髮。百世尋人猶接踵,嘆只今、兩地三人月!寫舊恨,向誰瑟。
男兒何用傷離別?況古來、幾番際會,風從雲合。千里情親長晤對,妙體本心次骨。臥百尺高樓鬥絕。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壯士淚,肺肝裂!
賞析:這闋《賀新郎》當作於淳熙十六年。這時距隆興和議已有二十六年,南宋朝廷只求偷安,根本無心收復中原。面對日愈腐敗的朝廷,想到昔日的豪情壯志,作者不禁憂國哀時,心潮難平。因此,儘管是懷友之作,但淒愴悲憤之情躍然紙上,慷慨剛烈之氣流露於字裡行間,充分體現了陳詞的風格。
蝶戀花 別范南伯 宋.楊炎正
離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地東流去。弱柳繫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艣。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尋春,依舊當年路。後夜獨憐回首處,亂山遮隔無重數。
賞析:這闋送別詞,上闋寫送別前、送別時依依不捨的心情,下闋寫對往事的回憶和別後的思念。上下兩闋皆能融情寓景,借景抒情。在作者的筆下,無論是春雨,春江、弱柳、鳴艣,還是當年舊路,今日亂山,都一一化作有血有肉的有情之物,或直喻,或曲喻,或烘托,將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惟妙惟肖地表現了出來,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柳梢青 送盧梅坡 宋.劉過
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
賞析:這闋送別詞與一般的送別詞不同。作者寫二人的友情,主要是通過對別後魂牽夢縈的思念來表現,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送別場面的泛泛描寫上。對往事的回憶,擇取的實例很有特點。詞中所用的比喻,貼切而又生動,加強了詞的抒情色彩。
八歸 湘中送胡德華 宋.姜夔
芳蓮墜粉,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牆螢暗,蘚階蛩切。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
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縹緲行舟如葉。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閒看月。
賞析:這闋詞約作於淳熙十三年以前,詞人客游長沙之時。通觀全詞,運化無痕,氣脈不斷,激切而又淒娩。
木蘭花慢 別西湖兩詩僧 宋.盧祖皋
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煙水瀰瀰。回首處,只君知。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高峰夢醒雲起,是瘦吟窗底憶君時。何日還尋後約,為余先寄梅枝。
賞析:這闋送別詞作者借道別西湖詩僧之由,抒發了自己倦於仕途、嚮往隱居生活的心情。全詞用典貼切自然,且處處與隱居相關連,格調高雅,空靈清新。
滿江紅 送廖叔仁赴闕 宋.嚴羽
日夜觚稜,秋漸滿,蓬萊雙闕。正錢塘江上,潮頭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瓊琚玉佩鴻列。丈夫兒富貴等浮雲,看明節。
天下事,吾能說;今老矣,空凝絕。對西風慷慨,唾壺歌缺。不灑世間兒女淚,難堪親友中年別。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髮。
賞析:這闋詞寫得很有氣勢,格調雄壯,催人奮發。上闋重在敘事,下闋重在抒情。上下兩闋貫以豪邁雄健的激情,一氣到底,感人至深,不失為一闋上乘之作。
鷓鴣天 惜別 宋.嚴仁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牙檣。江心雪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江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冬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賞析:這闋詞自使至終籠罩在淒婉愁怨的氛圍中。詞人巧借別離的一景一物,注入自己戀戀不捨的滿腔衷情,逐層展開,步步深入,結句時達到高潮,使人愈加體味到深遠的情味。
沁園春 夢孚若 宋.劉克莊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賞析:這是一闋追懷亡友的詞。詞的上闋寫夢境,以誇張的手法,表達了二人深摯的愛國情感和對恢復中原的渴望。下闋寫夢醒後作者面對現實的感嘆,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悲憤之情。這闋詞充分體現了劉克莊詞豪放的風格,尤其是散文化詞句的使用和融化,更是生動自然,很有特點。
玉樓春 戲呈林節推鄉兄 宋.劉克莊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賞析:這闋詞的格調很高,「旨正而語有致」。風格上於委婉之中寓有激昂。結尾「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足以使懦夫有立志」,成為千古佳句,顯示了作者壯心不已的愛國情操。
滿江紅 送李御帶珙 宋.吳潛
紅玉階前,問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鷗鷺,半帆煙雨。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過垂虹、亭下繫扁舟,鱸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歸何處?世事悠悠渾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許!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
賞析:這闋送別詞,飽含了作者對友人被迫歸隱的深切同情,對朝廷昏庸無道,不能任用賢能的無比憤慨。同時,也傾訴了自己憂國憂民、懷才不遇的沉痛心情。「試舉頭、一笑問青天,天無語」三句,慷慨悲鬱,感人肺腑,使全詞愈加豪放、悲壯。
沁園春 餞稅巽甫 宋.李曾伯
水北洛南,未嘗無人,不同者時。賴交情蘭臭,綢繆相好;宦情雲薄,得失何知?夜觀論兵,春原弔古,慷慨事功千載期。蕭如也,料行囊如水,只有新詩。
歸兮,歸去來兮,我亦半征帆非晚歸。正姑蘇臺畔,米廉酒好;吳松江上,嫩魚肥。我住孤村,相連一水,載月不妨時過之。長亭路,又何須回首,折柳依依。
賞析:這闋詞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感情真摯樸實,用語平淡自然。追昔撫今,毫不雕琢做作,使人感到親切真實。
點絳脣 送李琴泉 宋.吳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還是逢君處。酒闌呼渡,雲壓沙鷗暮。
漠漠蕭蕭[oem1] ,香凍梨花雨。添愁緒。斷腸柔櫓。相逐寒潮去。
賞析:這闋送別詞,作者正是較好地將淒苦的離別之情,寓於離別時的各種景物之中,致使全詞深蘊而有餘味。
酹江月 驛中言別 宋.鄧剡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裡,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斗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髮。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賞析:這闋用典很多,但決不是有意掉書袋。每個典故都用得恰到好處,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萬千感慨,增強了作品的力度。
高陽臺 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宋.王沂孫
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誰家。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但淒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
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慇懃與說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
賞析:這闋春日懷念友人的和詞,寫得淒楚而哀婉,從不同的側面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他羈旅無歸的同情,同時,也紓曲隱約地寄託了對亡國之恨的感嘆,可稱得上是王沂孫詞的代表作之一。
賀新郎 鄉士以狂得罪,賦此餞行 宋.蔣捷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兒磊,酒澆不去。據我看來何所似,一似韓家五鬼。又一似、楊家風子。怪鳥啾啾鳴未了,被天公、捉在樊籠裡。這一錯,鐵難鑄。
濯溪雨漲荊溪水。送君歸、斬蛟橋外,水光清處。世上恨無樓百尺,裝著許多俊氣。做弄得、棲棲如此。臨別贈言朋友事,有慇懃、六字君聽取;節飲食,慎言語。
賞析:這闋餞行詞在寫作之上很有特點,它以詞的形式作了篇類似散文式的贈序。這不僅因為詞中運用了許多散文化的句子,更重要的是在文勢上,具有較濃的古文贈答及書信體的風格,對詞體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江城子 王溫季自北都歸,過余三河,坐中賦比 金.蔣珪
鵲聲迎客到庭除,問誰?故人車。千里歸來,塵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飯,馬青芻。
東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與子花間,隨分倒金壺。歸報東桓詩社友,曾念我,醉狂無。
賞析:這闋詞上闋寫友人王溫季自北部遠道而來,路過三河,作者盛情待客的情景;下闋寫於友人賞花飲酒,思鄉戀友的心情。全詞情真意切,極有韻味。尤其是最後兩句,不正面去寫自己對友人的懷念,而是採用提問的形式,問友人是否還記念自己,構思新穎,別法別致。
臨江山 河山亭留別欽叔、裕之 金.辛願
誰識虎頭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無路到公卿。蕭蕭茅屋下,白髮老書生。
邂對床逢二妙,揮毫落紙堪驚。他年聯袂上蓬瀛。春風蓮燭影,莫問此時情。
賞析:辛願是元好問、李獻能的前輩,詞中首先表現了作者對自己少年功名不就的感慨,隨後便滿懷深情地對兩位才華橫逸的年輕人給予極大的鼓勵,並希望他們奮發向上,而不要念及自己。該詞佈局獨到,題寫「留別」,卻始終沒有看到一句對離別的描寫,作者通過寫相逢和祝願,將離別之意暗寓其中,使詞意更加含緒蘊藉。
感皇恩 出京門有感 金.李俊民
忍淚出門來,楊花如雪。惆悵天涯又離別。碧雲西畔,舉目亂山重疊。據鞍歸去也,情淒切!
一日三秋,寸腸千結。敢向青天問明月。算應無恨,安用暫圓還缺?願人長似,月圓時節。
賞析:這是一闋告別友人的詞。詞的上闋將敘事與寫景交叉結合,具體、形象、生動;下闋則化用《詩經,采葛》、蘇軾《水調歌頭》語意,抒發自己的離愁之苦和內心美好的期望,含蓄溫婉,情意誠摯。
臨江山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金.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裡,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樽白酒寄離愁。慇懃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賞析:作者回憶起同李輔之三年前歡聚濟南,暢游大明湖的情景,禁不住思緒萬千。而今要同友人分離得更遠了,難免愁思百轉,無限惆悵。詞作將這種團聚的歡快和離別的愁苦,僅用數十個字便真實而形象地表達了出來,充分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造詣。
滿江紅 別大名親舊 元.許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中年後,此般憔悴,怎禁離別。淚苦滴成襟畔濕,愁多擁就心頭結。倚東風,搔首漫無聊,情難說。
黃卷內,消白日;青鏡裡,增華髮。念歲寒交友,故山煙月。虛道人生歸去好,誰知美事難雙得。計從今,佳會幾何時,長相憶。
賞析:上闋寫離別時的愁苦,「淚苦滴成襟畔濕,愁多擁就心頭結」是名句,不但對仗工穩,還將行人愁腸百結、不忍遽去的情形寫了出來。下闋寫不忍離去的種種原由,「黃卷內,消白日」,表示對讀書生活的留戀。據載,許衡學問淵博,凡經、傳、子、史、禮、樂、名物、星曆、兵刑、食貨、水利之類,莫不精究。結尾以「美事難雙得」自慰自嘆。全詞語調親切自然,筆致細生動,哀婉而感人。
鷓鴣天 贈馭說高秀英 元.王惲
短短羅淡淡妝,拂開紅袖便當場。掩翻歌扇珠成串,吹落談霏玉有香。
由漢魏,到隋唐,誰教若輩管興亡。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
賞析:上闋以簡潔傳神的幾筆勾勒出了高秀英淡雅的裝扮、凝重的神態和高超的技藝。下闋則從說書人的感受寫來,點明高秀英的說書以歷史為題材,不但講得形象生動,還能總結歷代興衰教訓,給聽者以啟迪。結尾「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暗寓歷史像舞臺,人生如演戲。
南鄉子 送友人劉仲澤北歸 元.張弘範
煙草入重城。馬首關山接去程。幾度留君留不住,傷情。一片秋蟬雨後聲。
無語淚縱橫。別酒和愁且強傾。後會有期須記取,叮嚀。莫負中秋月夜明。
賞析:上闋「幾度留君留不住」到下闋「無語淚縱橫」至尾句「莫負中秋夜月明」,寫得極有層次,先是苦留,再是餞行,繼之寄望於中秋之月夜,朋友之間至死不移的情義躍然紙上。
念奴嬌 憶仲良 元.劉因
中原形勢,東南壯、夢裡譙城秋色。萬水千山收拾就,一片空梁落月。煙雨松楸,風塵淚眼,滴盡青青血。平生不信,人間更有離別。
舊約把臂燕南,乘天上,曾對河山說。前日後期今日近,悵望轉添愁絕。雙闕紅雲,三江白浪,應負肝腸鐵。舊游新恨,一時都付長鋏。
賞析:上闋寫懷友情切,思極成夢。下闋追憶舊游,前日曾把臂相約,同游「雙闕」與「三江」,然佳期日近而朋友永訣,縱有鐵石心腸也要肝腸寸斷了。
南鄉一剪梅 招熊少府 元.虞集
南阜小亭臺,薄有山花取次開。寄語多情熊少府,晴也須來,雨也須來。
隨意且銜杯,莫惜春衣坐綠苔。若待明朝風雨過,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賞析:全詞緊扣「招」字寫來,別有情趣,先說山花相繼開放,是「招」的原因,接下去直接「招」之,「晴也須來,雨也須來」。下闋「隨意且銜杯」,是「招」的內容,「若待明朝風雨過,人在天涯,春在天涯」,則是作者不可不「招」而熊少府「招」之不可不來的重要理由了。
踏莎行 江上送客 元.張翥
芳草平沙,斜陽遠樹,無情桃葉江頭渡。醉來扶上木蘭舟,將愁不去將人去。
薄劣東風,天斜落絮,明朝重覓吹笙路。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銷魂處。
賞析:詞作以景開頭,勾勒出一幅送客江頭的自然景觀,「將愁不去將人去」一句,極其直白,卻道盡了千古送別的真諦,是為警句。下闋「傷心人別具眼目」,視東風「薄劣」,觀柳絮「夭斜」。則是通過景物折設作者的離別心境,見出作者對友人的拳拳深情。
阮郎歸 憶別 元.王從叔
風中柳絮水中萍,聚散兩無情。斜陽路上短長亭。今朝第幾程。
何限事,可憐生,能消幾度春。別時言語總傷心,何曾一字真。
賞析:用「風中柳絮水中萍」比喻人世間的聚散,然而柳絮、浮萍「聚散兩無情。」,人卻難以忘情,還是牽掛著友人在斜陽路上的奔坡之苦。下闋慨嘆人生短暫,青春易逝。「別時言語總傷心,何曾一字真」,指臨別時互相安慰之語,不免掩飾離愁別緒,是發自肺腑之言,語含幽怨卻極傳神。
臨江仙 明.劉基
街鼓無聲更漏咽,不知殘夜如何。玉繩歷落耿銀河。鵲驚穿暗樹,露墜滴寒莎。
夢裡相逢還共說,五湖煙水漁蓑。鏡中綠髮漸無多。淚如霜後葉,槭槭下庭柯。
賞析:詞的上闋寫夢醒後夜景的淒情寂寥。可以看出作者念友情深。下闋寫夢中相會情景,亦十分感人。結尾兩句用朋友成句,銜接得天衣無縫,渾然一體。
臨江山 贈余浩 明.史鑒
秋水芙蓉江上飲,憐渠無限風流。紅牙低按《小梁州》。淡雲拖急雨,依約見江樓。
最似採蓮人似月玉,相逢並著蓮舟。唱歌歸去水悠悠。清孤館夜,明月太湖秋。
賞析:上闋回想昔日離別前宴飲的情景。下闋回到現實中,當作者重來昔日宴飲之處時,只見美麗如玉的採蓮姑娘歡歌笑話,並舟而歸。
滿庭芳 送友人還會稽 明.黃周星
新綠方濃,殘紅盡落,多情正自凝眸。不堪南浦,又復送歸舟。便倩江郎作賦,也難寫別恨離愁。消魂久,斜陽芳草,天際水悠悠。
問君何處去,若耶溪畔,宛委山頭。有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愧我江湖跡遍,到如今,仍坐書囚。遲君至,開襟散髮,詠月醉南樓。
賞析:上闋寫與友人送別的心情,正為春去而惆悵,又逢南浦送友。下闋盛讚友人故鄉有錦繡河山,再以自己的境況進行對照,結句相約朋友酒醉南樓,章法活潑。
青玉案 憶舊 明.王夫之
桃花春水湘江渡,縱一艇,迢迢去。落日赬光搖遠浦,風中飛絮,雲邊歸雁,盡指天涯路。
故人知我年華暮,唱徹灞陵回首句。花落風狂春不住。如今更老,佳期逾杳,誰倩啼鵑訴。
賞析:上闋通過寫景重溫了舊日告別時自己頻頻回望,不忍離去的情形。下闋與上闋相連,先寫送行故人對自己的關懷之情,繼而感嘆「佳期逾杳」,恢復大明王朝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誰能夠請求啼鵑來訴說痛苦的心情呢!
桂枝香 寄友村居 明.張逸
天高氣肅,正一派秋聲,悲吟萬木。瀟灑遠山抹翠,澄溪漾玉。故人家住殘陽外,小楓村、低低茅屋。煙生蘆渚,霜霑菊圃,酒香茶熟。
疏籬畔,山中野服。想竹欄琴韻,松窗棋局。四壁清幽,閒掛雲林幾幅。鯉魚風起天橫雁,待一葉、尋他剡曲。開樽長嘯,池邊蟹紫,牆頭橘綠。
賞析:開篇用大筆勾勒,境界極開闊。接下去改用細筆描繪,從住的「茅屋」、穿的「野服」,以至牆上掛的圖卷,到飲酒賞菊、撫琴下棋的高情雅趣,即是誇讚友人高潔脫俗的格調,也表現出對友人的掛念與欣羨。結尾也很新穎,告訴友人,金秋風起後,將駕一葉扁舟,前往探訪,開樽暢飲,酒醉長歌。
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 明.屈大均
記燒燭、雁們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淒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州門戶。且莫弔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賞析:詞的上闋寫冬夜與李天生共宿雁門關,燈前敘話,飲酒和詞的情況。下闋借弔古以傷今,抒發滄桑之變與家國之恨。從「一片望鄉愁」到「無處,問長城舊主」,沉痛悲壯之情溢於言表。結尾「收拾秦弓歸去」,則有等待時日,東山再起的意向。
南柯子 淮西客舍接得陳敬止書,有寄 清.毛奇齡
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相逢風雪滿淮西。記得去年殘燭照征衣。
曲水東流淺,盤山北望迷。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賞析:詞作上闋憶去年相會,下闋寫今日的旅愁,章法嚴謹。「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與「曲水東流淺,盤山北望迷」是兩對對仗極工穩的句子。詞尾「長安書遠寄來稀」似有責怪之意,其實正反映出作者念友心切,盼信心急的實情。
如夢令 白沙江上送貽上之金陵 清.王世祿
沙尾孤舟潮涌,手底離觴酒重。忽忽惱雲帆,不似青驄堪控。如夢,如夢,昨夜短篷相共。
賞析:發端兩句對仗工穩,簡潔地寫出行舟待發,別酒難盡的餞送場面和淒清的氛圍。「忽忽惱雲帆,不似青驄堪控」,又為一妙句。船行要按潮起潮落的時刻,不如騎馬可隨意留連,這一意思用「惱雲帆」道出,頓生意趣。
菩薩蠻 懷友 清.董俞
去年元夕和君別,今年又見梅如雪。寒雁一聲聲,君從何處聽?愁來渾似醉,千里同憔悴。煙艇暮江寒,誰憐行路難?
賞析:上闋於寫景中敘事,去年元宵佳節之夜與友人分手,倏忽一年,又是梅開如雪,寒雁聲聲的時後,卻不知友人漂泊何處,於是發出「君從何處聽」的問話,似請友人作答,而友人不知何處焉能回答,作者也因思念過度而如醉如痴了。下闋承上句意,「愁來渾似醉」,這句十分深刻,非親身體驗難以道得如此貼切。
惜分飛 蠡城別友 清.萬樹
豆酒新槽花露滴,小宴橙香菊色。離思誰知得?鯉魚橋下風邊笛。
柳外疏星珠歷歷,獨倚烏篷畫楫。明月能相憶,送人直過西興驛。
賞析:上闋如許多別離詞一樣,先寫餞別情景,但有新意,「離思誰知得?鯉魚橋下風邊笛」,不言從小橋留水、清風笛聲中感受到離別愁緒,而說小橋風笛最懂離思。下闋寫別後的孤獨,近見楊柳,遠望星辰,獨倚孤舟,無不引發萬般愁緒,折射出友人間的依依深情。
金縷曲 (兩首) 清.顧貞觀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滅、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戌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賞析:這兩闋《金縷曲》因是以詞代信,所以起結都以書信的格式入詞,起篇「季子平安否」,如同普通信函開頭須向對方道安問好一樣,口氣親切。兩闋詞首尾相呼應,合成完整的書信形式。第一闋詞主要寫吳漢被冤流放,作者忠於友情,一定要救友人回來的決心。第二闋側重追敘二人的友情,勸友人多加保重等待回歸。
金縷曲 贈梁汾 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蛾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賞析:這闋詞直抒胸臆,筆勢馳驟,感人至深地寫出了顧貞觀相見恨晚、相互知心、千劫不變的誠摯友情,同時表達了對有才之士沉居下僚的同情與不平。
鳳凰臺上憶吹簫 清.賀雙卿
寸寸微雲,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後,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春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裊裊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賞析:詞作寫得細膩而哀娩,尤其突出的特點是,全詞使用了二十一個疊字,且用得工穩生動妥貼,造成了迴環柔娩、綿延不絕的藝術效果,極富感染力。
水調歌頭 仇二以湖湘道遠,且憐余病,勸勿往,詞以謝之 清.黃景仁
一事與君說,君莫苦羈留。百年過隙駒耳,行矣復何求?且耐殘羹冷炙,還受曉風殘月,博得十年游。若待嫁娶畢,白髮待人不?
離擊筑,驩彈鋏,粲登樓。僕雖不及若輩,頗抱古今愁,此去月明千里,且把《離騷》一卷,讀下洞庭舟。大笑揖君去,帆勢破清秋。
賞析:詞作開門見山,「一事與君說,君莫苦羈留」,語氣如同當面講話,開篇便不俗。接下去講一定要赴湖湘的想法和原因。下闋連用三個典故,通過漸離擊筑,馮驩彈劍,王粲登樓,隱喻自己以前賢為榜樣,與歷史人物相頡頏的抱負,「頗抱苦今愁」,說得氣象宏大。結尾「大笑揖君去,帆勢破清秋」,更表現出不同凡響的豪情壯志。
酷相思 寄懷少穆 清.鄧廷楨
百五佳期過也未?但笳吹,催千騎。看珠澥盈盈分兩地。君住也,緣何意?儂去也,緣何意?
詔緩徵和醫並至。眼下病,肩頭事。怕愁重如春擔不起。儂去也,心應碎!君住也,心應碎!
賞析:詞作上闋鮮明地表示出在抗英的關鍵時刻將他同林則徐調開的不滿。下闋則是對國家前途的深深憂慮和以國事為己任的愛國之情。上闋後四句和下闋後四句遙相對應,以短促的節拍重復句意,更強調了詞作那悲憤激昂的豪壯氣氛。
江神子 送友人之蘭州 清.黎兆勛
愛君豪性敵元龍。論生風,氣如虹。曾識天狼,爭挽鐵胎弓。人笑書生能殺賦,非俠客,實英雄。
而今身世等飛篷。任浮蹤,轉西東。憔悴青衫,客路忽相逢。長揖向余何處去?將訪道,八崆峒。
賞析:上闋是對友人豪放品格的讚美。首句以一個「愛」字領起,摯愛之情縱貫全篇。下闋筆峰一轉,與上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而今的友人如飄泊的飛蓬,全無昔日的風采,憔悴青衫,行將遠遁深山,超絕塵寰了。
江城梅花引 雨中接雲姜信 清.顧春
故人千里寄書來,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別後炎涼時序改,江南北,動離愁,自徘徊。
徘徊、徘徊、渺予懷,天一涯,水一涯。夢也,夢也,夢不見、當日裙釵。誰念碧雲凝佇費腸迴。明歲君歸重見我,應不是,別離時,舊形骸。
賞析:詞作開篇便說,「故人千里寄書來」,接著出現了戲劇性的場面,「快些開,慢些開,不知書中安否費疑猜」,一個非常形象傳神的細節,讀者仿彿看到了作者拿信後既驚又喜,想開不敢開,遲疑猜畏的神態。這一「快」一「慢」寫出了接信一瞬間那種歡欣與憂慮糾纏不清的矛盾心態。
滿江紅 送安曉峰侍御謫戌軍臺 清.王鵬運
荷到長戈,已禦盡、九關魑魅。尚記得、悲歌請劍,更闌相視。慘淡烽煙邊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淚。算名成、終竟負初心,如何是?
天難問,憂無己。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懷抑塞,愧君欲死。寵辱自關天下計,榮枯休論人間世。願無忘,珍惜百年生,君行矣。
賞析:上闋回顧往事,對友人作了極高的評價,對朝廷不能重用人才極為不滿,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作者對國事的深刻思考、憂慮以及憤慨和悲嘆。下闋寫對朋友的敬佩與勉勵。格調很高,不僅是友誼的頌歌,也是抒寫愛國情懷的壯歌。

[oem1]

紀遊詞

憶 江 南 (唐)白 居 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
憶江南。
【賞析】這是一闋歷代傳誦的名作。「憶江南」本是詞牌名,一般並不要求一定要寫與江南有關係的內容,但白居易選用這一詞牌來描寫江南風物,內容與形式的結合非常完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聯,看似平淡,卻抓住了江南春景的顯著特徵,將江南春日勝景寫盡,由此也可見作者觀察景色之入微。全詞清新活潑,琅琅上口,有一唱三嘆之致。

漁 歌 子 (唐)張 志 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賞析】這闋<<漁歌子>>,是早期文人詞中較著名的作品,張志和亦以此得以名傳後世。詞以清麗恬淡的筆調,描繪了江南水鄉的風光,表達了身心沉浸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景色中的喜悅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深深愛戀,更寄託了詞人自己不再留戀仕途,一心遁跡江湖的淡懷逸致。詞把景物描寫、人物刻畫、思想感情巧妙融合,借以寄託情懷,頗有獨到之處。

臨 江 仙 (五代)牛 希 濟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賞析】這闋<<臨江仙>>詞,寫的是洞庭湖秋夜景色。上下闋鋪排勻稱,均是以寫實景融合想像,由人間通連仙景,以讚美的語調渲染洞庭秋夜的美景,又以神話幻想傳達出「別有天地非人間」的縹緲意境,虛實相間,引人不勝遐想。在語言的運用上,平易自然而又蘊藉有情致。

南 鄉 子 ( 二首 ) (五代)歐 陽 炯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賞析】這闋<<南鄉子>>詞,前一闋似一幅南國風情畫,看似不著一點感情,但每一景致都滲透著詞人的新奇之情,有一股清新的氣息。「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二句,將女性倩麗嬌美的形象與紅豆相思聯在一起,在藝術效果上,造成一種動人遐想的詩意美。後一闋如一幅旅人暮歸圖,描繪了南國特有的景象。結韻悠遠有餘味,尤其一「驚」 字用得神妙。俞平伯在<<唐宋詞選釋>> 中曾評說:「讀『驚』字略斷,句法曲折,寫孔雀姿態如生。」兩詞以平淡語創造意境,景中有人,富於變化;含蘊耐味,而又格調輕快。

巫山一段雲 (五代)李 珣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復春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賞析】這闋詞將巫峽與傳說和史事結合起來描寫,具有覽勝和詠史的雙重性質。古廟依山,行宮傍水,由眼前景物聯想起悠悠往事;巫山神女,朝雲暮雨,春去秋來,歲月流逝,從懷古之幽情中又引出個人身世之感;瀰漫著古今興亡之感和幽思愁恨,卻不著一點雕琢痕跡。

漁 歌 子 (五代)孫 光 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鬱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風月。
【賞析】這闋詞寫秋夜裡的太湖景色,動靜結合地寫出了湖上秋夜的優美風光,造語雄壯,氣韻生動,且景中透情,感情透過景物的描寫,隨處閃現。唐肅宗時,張志和曾寫了著名的<<漁歌子>>五首,對太湖的自然風物作過描寫。與張志和的<<漁歌子>>相比,本詞曲調已較繁複,畫面更為廣闊,意境亦顯得高遠。

浣 溪 沙 敦煌曲子詞
五里竿頭風欲平,張帆舉棹覺船輕。柔櫓不施停卻棹,是船行。
滿眼風波多陜 ,看山恰似走來迎。子細看山山不動,市船行。
【賞析】敦煌曲子詞,是在敦煌石室中發現的,共一百六十多闋,大約為唐五代期間所作。這闋詞的魅力在於體現了民間詩詞的自然存正。行船趕上順風之喜悅,只以停槳而船仍行來暗示。下闋寫山似迎面而來,其實山並未動,而是船在開行,進一步暗示風力增大,船速加快。這種寫法是民間詩詞常用的,後人多所學習。如宋陳與義<<襄邑道中>>詩:「飛花兩岸照晚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我與雲俱東。」亦是同樣手法。

酒 泉 子 ( 二首 ) (宋)潘 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相湖開。輕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別來塵土污人衣,空役夢魂飛。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後,冷泉亭上舊曾游。三伏似青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常嘯一聲何處去?別來幾向畫圖看,終是欠峰巒。
【賞析】<<酒泉子>>五闋是潘閬追憶杭州風物的組詞,流傳頗盛。此選二闋。前一闋描繪西湖孤山,以僧寺、荷香、風鈴清音來襯托環境的清幽。詞尾兩句既道出了詞人仕途羈旅的慨嘆,同時也道出他魂牽夢縈的正是孤山上那種靜寂的境界,頗耐人尋味。後一闋追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後」一句,以兩個地名和兩個方位,帶出了寺前山後的風景,蘇軾<<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詩中的「靈隱前,天竺後,兩澗春淙一靈鷲」,便脫胎於此。兩闋詞風格沉穩,含蓄隱曲,有較高的藝術性。

望 海 潮 (宋)柳 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賞析】這闋<<望海潮>>詞頗負盛名。詞人以大開大闔、鋪陳起落的筆法,生動描繪了錢塘的生動景象,展開了一幅恢弘的歷史畫卷。上闋起首處從大處著眼,虛處落筆,由「東南」、「三吳」而「錢塘」,點出了錢塘的地理形勢與悠久歷史。接著又由大及小,由虛入實,帶出了錢塘的自然景色和都市風貌,順序一一寫來,極清麗富庶,在層次上錯落有致。下闋以西湖為中心,再對錢塘作深一層次的描寫。「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二句是神來之筆,詞人將三秋之貴和盛夏之荷組合在一起,色香一片,如見如嗅,雖打破了時序的界限,卻令人有恍若仙境之感。

少 年 游 (宋)柳 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閒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賞析】這闋<<少年游>>詞,是寫遊覽長安東郊灞陵橋的感觸。全詞借助灞橋的暮色、衰楊古柳、夕陽殘照、<<陽關>>之曲等一係列物象與情景,透露出浪跡異鄉、淪落不遇的慨嘆。將風景與人事有機交融,鋪敘委婉,筆調清勁,境界蒼涼。

玉 樓 春 (宋)宋 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賞析】這闋詞在當時是一闋廣為傳誦的名作。上闋寫春游東城景色,鋪展出一幅生機勃勃、色澤鮮明的早春圖。「紅杏枝頭春意鬧」是點睛之筆,一個「鬧」字用得極為生動。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也正因為這名句,宋祁在當時被人稱為「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下闋由景轉入抒情,表現對春天的留戀和對時光的愛惜,「勸斜陽」、「留晚照」想像豐富、奇妙,意境雋永。

採 桑 子( 二首 ) (宋)歐 陽 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玻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欄杆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賞析】<<採桑子>>詞共十闋,是歐陽修晚年隱退定居於潁州西湖時所作,此選錄二闋。第一闋描寫湖上春游時節的喧鬧情景,以及湖水的明淨澄碧,動中有靜。第二闋抒寫在「狼藉殘紅,飛絮濛濛」的暮春時節,西湖顯得格外的清靜幽謐,仍不乏美的魅力。二詞表現了作者晚年解脫政務後,徜徉於秀美的湖光山色中的開朗、恬適的心境。

安 陽 好 (宋)韓 琪
安陽好,形勢魏西州。曼衍山川環故國,升平歌吹沸高樓。和氣鎮飛浮。 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在宋神宗即位後,出鎮相州時所作。安陽是作者的家鄉,對家鄉的山水,作者自然是倍加讚賞的。全詞如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濃淡有致,虛實相間。上闋以虛帶實,從地理形勢、山川環繞、和睦安康三個方面概括讚譽了安陽。下闋則是具體描繪了安陽的風物清幽。「花外」二句,對得極工整,暗扣上闋的山川環繞,寫得恬靜優美,饒有情趣。

賣 花 聲 題岳陽樓 (宋)張 舜 民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雲閒。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元豐六年(一○八三)被貶往郴州,途經岳陽樓時的登臨之作,道出了貶謫邊遠的遷客逐城失意慨恨的心情。上闋「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二句,似直而紆,似質而婉。作者之所以要歌伎「休唱<<陽關>>」,是怕聽了這離別之曲更加深自己的遷愁謫恨,其情曲致委婉,含蘊深密。下闋寫憑欄遠眺時的思緒。「醉袖」二字用得極工,以衣飾代人,是一個非常形象的修辭方法,同時也與前面的「十分斟酒」緊相呼應。整闋詞寫的層次分明,深摯含蓄,淒涼慷慨,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浣 溪 沙 (宋)蘇 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賞析】李白<<江上吟>>詩中說,「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古詩又有「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句。蘇軾這闋詞卻反用其意,借眼前景翻出另一種境界,表現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抒發了處逆境而不悲觀感傷的精神。上闋三句寫景,描寫清泉寺環境的清靜幽雅。前兩句是靜態,第三句杜鵑啼叫則是動態,一靜一動,以動襯靜,頗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下闋由寫景轉入抒懷,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體現了作者執著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浣 溪 沙 (宋)蘇 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 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賞析】這闋南山紀游詞,從眼前景物著筆,詩味濃厚,頗有理趣,有自然渾成之妙。上闋三句,寫游山沿途景觀,色彩清麗而境界開闊。「淡煙」、「疏柳」著一「媚」字,既將景物神態寫活,又傳達出作者欣悅的心聲。下闋寫清茶野餐、春盤初試的杯盞清歡。一盞泛著乳白色水泡的香茶和一盤碧綠的春疏,一白一綠,相互映襯,清新巧妙,刻畫入微。末了一句,在上面寫實的基礎上,作者將筆致宕開,「人間有味是清歡」,意蘊深刻,真可謂「餘味曲包」。
望 江 南 超然臺作 (宋)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個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賞析】這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一○七六)暮春密州任上。全詞所寫,緊緊圍繞著「超然」。上闋寫登臺時所見春景。起首「春未老」三字,已透出「超然」的意緒,而暮春時節的風、柳、水、花,依然洋溢著盎然春意,也是作者的超然態度所致。下闋寫情,乃觸景生情,進一步完善「超然」的境界。「休對」二句是對自己的解脫和安慰,已從景物透露出的「超然」的意緒和態度,落到了「超然」的心境。末句「詩酒趁年華」,便進入了作者「超然」的最高境界,這與作者在<<超然臺記>>中表現的「放意肆志」、曠達自適、及時行樂的態度是一致的。

望 海 潮 (宋)秦 觀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後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宛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賞析】這闋<<望海潮>>詞,是秦觀重游洛陽時所作。洛陽是北宋的西京,也是當時繁華的大都市,作者以前曾在此生活過。舊地重游,風物依舊,而人事變遷,頗多感慨。全詞將昔日舊游的歡娛之情與今日重游的感傷情緒對照寫來,以舊游之樂襯今日之孤寂衰老,極富感染力。周濟<<宋四家詞選>>評此詞云:「兩兩相形,以整見勁,以兩『到』字作眼,點出『換』字精神。」準確地指出了這闋詞的結構特色。所謂「兩兩相形」,即以今昔交替、物候世事的對比形式展開鋪敘。「亂分春色到人家」和「暗隨流水到天涯」二句,精確傳神地檃括了上下闋的意旨,且與「東風暗換年華」遙相呼應。又加語意婉約,氣韻醇厚,確實體現了秦觀詞的特色。

訴 衷 情 寶月山作 (宋)仲 殊
清波門外擁輕衣,楊花相送飛。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 閒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
【賞析】這是一闋暮春即興之作。上闋寫湖畔春景,嫣然獨絕。「水樹亂鶯啼」一句,儼然一幅江南春色圖,五字便將丘遲<<與陳伯之書>>所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的佳景括盡。下闋寫寶月寺靜寂清幽的環境,空靈而具遠韻,充滿禪機。「篆香」二字,想像奇異,工致入微。全詞灑落從容,字字清婉,確是深得詩家三昧之作。

柳 梢 青 吳 中 (宋)仲 殊
岸草平沙。吳王故苑,柳裊煙斜。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處,殘陽亂鴉。門外秋千,牆頭紅粉,深院誰家?
【賞析】宋人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說:「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為最。」這闋<<柳梢青>>小令便是膾炙人口的一闋。上闋描寫吳中春天景色,移步換形,一句一景,煉字遣意精煉含蓄。下闋「行人一棹天涯」,透露出上闋一句一景的緣由,原來是舟行所見。「一棹天涯」不僅寫出了風順舟輕、畫面如閃的原因,也寫出了詞人無拘無束、浪跡天涯的神態。下闋寫酒醒後吳中暮景。「門外秋千,牆頭紅粉,深院誰家三句,於自然」景色中翻出新的意境,神韻悠然。

滿 庭 芳 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宋)周 邦 彥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時清園。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綠濺濺。憑欄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飄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簞枕,容我醉時眠。
【賞析】這闋<<滿庭芳>>詞為周邦彥元祐八年(一○九三)在溧水任上所作。通過景物的描寫,透露出哀樂無端的心緒。上闋描寫江南初夏景色,移步換形,富於變化。起闋三句,從前人詩句化出,可謂「言言皆有來歷」,而又渾然天成,不著痕跡。一個「自」字,用得傳神,活現出烏鳶無拘無束的逍遙情態,令人生羨,也巧妙得反襯出自己陷於宦海不能自由飛翔的苦悶,將愁情融入景中。下闋自嘆身世,抒發胸臆,詞意蘊藉而餘味不盡,正如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所評說:「此中有多少說不出處,或是依人之苦,或有患失之心,但說得雖哀怨,卻不激烈,沉鬱頓挫中別饒蘊藉。」

菩 薩 蠻 宜興作 (宋)蘇 庠
北風振野雲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鄉山近。何必苦言歸,石亭春滿枝。
【賞析】張元幹曾評說蘇庠云:「吾友養直,平生得禪家自在三昧,片言隻語,無一點塵埃,宇宙山川,雲煙草木,千變萬態,盡在筆端,何曾氣索?」這闋詞作於客游宜興時,寫風捲平野、寒凝大地的蕭瑟景象,而無愁慘之色,體現了蘇庠不樂仕進,安於閒適,隨遇而安的情懷,與張元幹的評價是頗為接近的。

生 查 子 富陽道中 (宋)毛 滂
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來,香也臨風散。 花謝小妝殘,鶯困清歌斷。行雨夢魂消,飛絮心情亂。
【賞析】據<<西湖游覽志>>記載,宋哲宗元祐年間,蘇軾知守錢塘時,毛滂為法曹掾,三年吼後辭官。這闋<<生查子>>詞就是毛滂辭官後,行於富陽途中所作。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皆為情語。」這闋詞就體現了這種藝術表現力。全詞表面寫景,實際卻是借景寫人;通篇無一句有「愁」字,而又無一句不愁,真正做到了物我雙會,情景交融。

點 絳 脣 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 (宋)葉 夢 得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浪。 老去情懷,猶作天涯想。空惆悵。少年豪放,莫學衰弱樣。
【賞析】作者五十九歲時,登上家居附近的卞山絕頂亭,騁目四望,心有所感,寫下了這闋詞。上闋寫望中所見,運用比興,使情含景中。「萬里橫煙浪」句與朱敦儒<<採桑子>>「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襟」意致相同,只是一含蓄內斂, 一激昂直言。下闋抒懷,既表現出立功萬里的雄心壯志,又有著老去情懷,惆悵不已的感慨,感情起伏抑揚,耐人尋味。

採 桑 子 彭浪磯 (宋)朱 敦 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雲。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楓葉蘆根。目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
【賞析】靖康亂起,金兵南侵,作者離開故鄉洛陽南下避難,輾轉流離,在途經彭浪磯時,寫下了這闋寓家國之痛於山水景物中的山水詞。上闋以旅雁孤雲自寓身世經歷,抒寫愁情。「萬里」二句,取景闊大,慷慨悲壯。下闋描繪江南山水,在山水美景中寄寓著深沉的故國之情。全詞情中帶景,景中含情,清婉而又沉鬱。

燭 影 搖 紅 題安路浮雲樓 (宋)廖 世 美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紗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摧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賞析】這是一闋登樓詠懷之作。上下闋皆由眼前景生發心中情,歲月如流、年華易逝之慨,離愁別緒、惆悵傷感之情,都融於景物之中。王國維<<人間詞話>>云:「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全詞多處化用前人詩詞,然情辭熨貼,了無痕跡,熔裁神妙,別開心意,確是「自有境界」。全詞語淡情深,情致蘊藉,正如況周頤所評:「此等詞一再吟誦,輒沁人心脾,畢生不能忘。」(<<蕙風詞話>>)

如 夢 令 (宋)李 清 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賞析】這闋抒情小令,追憶一次春日郊游。興盡醉歸,不認歸路,槳聲、笑語聲及受驚起飛的鷗鷺拍翅聲,融為一體,栩栩如生,饒有興味。全詞雖只三十三字,但敘述卻十分完整。起首「常記」二句,看似平淡,卻又自然和諧地引出對事件的敘述。在完整、曲折卻又簡約的敘述中,事、情、景三者融為一體,託情於事,寓情於景,淡而有致,足見詞人藝術創造的才能,正如王安石所說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怨 王 孫 (宋) 李 清 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賞析】這是一闋秋游湖上、即景抒情之作。沈義父<<樂府指迷>>云:「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而李清照這闋詞,用語雖然直接淺近、明白如話,卻仍饒有「深長」之韻味。全詞上下闋鋪排結構一致,首兩句皆是對自然景物的客觀描述,後兩句則是直接抒情。而這種抒情的高妙之處,在於將情感賦於客體,由「客」及「我」,客我交融,兩情陶陶。「水光山色與人親」,即將山水人情化、感情化,景與人親,正體現了人陶醉於山水、怡然自得的忘我之情。「眠沙鷗鷺」二句,所用亦是同樣的移情手法,以鷗鷺似在責怪游人過早離去,體現了作者留連山水、依依不捨的心情。全詞造景清新,描寫細密,意蘊深長,細心體味,猶覺餘韻無窮。

蝶 戀 花 福州橫山閣 (宋)李 彌 遜
百疊青山江一縷,十里人家,路繞南臺去。榕葉滿川飛白鷺,疏簾半捲黃昏雨。 樓閣崢嶸天尺五,荷芰風清,習習消袢暑。老
子人間無著處,一樽來作橫山主。
【賞析】這闋<<蝶戀花>>詞是作者登覽福州橫山閣所見所感之作。詞描繪了橫山閣一帶的壯觀景色,也流露出心中的苦悶和不平。「老子」二句似是寄情山水、玩世不恭之情態,然聯繫作者身世境遇,卻另有意蘊。作者在南宋初,曾力主抗金,反對議和,為秦檜所排斥,晚年退=隱,抑鬱不得志。由此觀之,這兩句確實融進了作者徒懷壯志、無從施展的鬱憤。

霜 天 曉 角 題采石蛾眉亭 (宋)韓 元 吉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娥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賞析】這闋詞歷來被認為是詠采石磯的名篇,吳師道<<吳禮部詞話>>稱此詞「未有能繼之者」。雖名為題詠山水之作,卻寓有家國之感。上闋寫景,然從天門山狀如蛾眉似凝愁含恨,自然引出了詞人自己的心緒,有景而生情。下闋則融情入景。江潮洶湧、狂風疾吹之際,耳邊傳來了蒼涼的「塞笛」之聲,曾處於國家腹地的采石磯,如今卻成了邊塞,國事日非,使詞人憂心如焚。最後由懷念李白,而抒發了自己雖憂國傷時卻報國無由的憂憤和無奈。全詞描寫景物真切自然,抒發情感蒼涼沉鬱,確是一篇藝術性較高的作品。

鳳 棲 梧 蘭 溪 (宋)曹 冠
桂棹悠悠分浪穩。煙冪層巒,綠水連天遠。贏得錦囊詩句滿,興來豪飲揮金碗。 飛絮撩人花照眼。天闊風微,燕外晴絲捲。翠竹誰家門可款,艤舟閒上斜陽岸。
【賞析】這闋詞寫泛舟蘭溪的閒情逸趣。「飛絮撩人花照眼。天闊風微,燕外晴絲捲」三句,是精美絕倫之筆。況周頤<<蕙風詞話>>評此三句云:「狀春晴景色極佳。每值香南燕北,展卷微吟,便覺日麗風喧,淑氣撲入眉宇。」三句所用皆平場語,一經組合,便見神韻,不僅寫足春晴景色之美,且巧妙地用景語抒發情感,真能得意外之趣。

浣 溪 沙 江村道中 (宋)范 成 大
十里西疇熟稻香,槿花籬落竹絲長,垂垂山果掛青黃。 濃霧知秋晨氣潤,薄雲遮日午陰涼,不須飛蓋護戎裝。
【賞析】這闋詞大約作於作者在四川置制使任上。南宋時,川蜀為沿邊重鎮,與金接攘,常須戒備,置至使又是武職,故作者戎裝出游。詞描繪川中田園豐饒、氣候宜人的景色。上闋寫豐收的秋野,詞人設色取景,先遠後近,徐徐展開畫卷。下闋寫氣候宜人,流露出對自然的摯愛。全詞景中見情,趣味盎然。

念 奴 嬌 過洞庭 (宋)張 孝 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鬢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賞析】這闋<<念奴橋>>是作者從廣西落職北歸,在中秋前夕路過洞庭湖時寫下此詞。詞的上闋寫洞庭湖秋夜的景色,天光水影,交互輝映,澄明清澈。「風色」二字興味盎然,把無影、無形、無色的風,說成「風色」,平添幾分詩意。「三萬頃」與「扁舟一葉」,是大與小的巧妙組合,頗有天人合一,自然造化供我所用的意味,表現出詞人的豪邁氣概。「表裡俱澄澈」一句,是全詞的主旨,這表裡如一、光潔透明的美,不純是寫景,而是寄託了詞人的人生追求,標示了一種極其高尚的思想境界。下闋寫詞人自己怡然自得、高曠坦蕩的胸懷。「肝膽皆冰雪」與上闋「表裡俱澄澈」相呼應,來表示自己襟懷的坦白與心地的澄潔。

水 調 歌 頭 泛湘江 (宋)張 孝 祥
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涼。吳山楚澤看遍,只欠到瀟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琴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賞析】張孝祥於宋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被讒去職,從桂林北歸。他泛舟於湘江之上,心潮起伏,不由得想起忠誠高潔而自沉於汨羅江的偉阿詩人屈原,寫下了這闋檃括了<<楚詞>>和<<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的詞作。面對湘江清幽的自然景色,詞人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像表達了自己的情懷,既讚美屈原的高潔品格,又展現自己怨憤不平心態,寄寓高遠。雖用了<<楚詞>>和<<史記>>中的一些詞語,但匠心獨運,運用靈活,毫無生硬之感。全詞富有鮮明的浪漫色彩,表達宛轉曲折,綿邈情深。

西 江 月 題溧陽三塔寺 (宋)張 孝 祥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面,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連天,飛起沙鷗一片。
【賞析】這闋詞通過游三塔湖之所見所感,抒發對宦海世俗的鄙夷,和返歸自然的閒適
悠然的心境。上闋寫重訪三塔湖的情景。「東風」二句寫得很有情致,一「吹」、一「拂」,將情感注於外物,似乎東風能解人意,楊柳也飽含深情,與詞人重游的心情,互相映襯。下闋首二句,並不承接上闋的意脈,而是以理性的筆調,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宋史>>本傳稱張孝祥「年少氣銳」,張孝祥本是個具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只有在歷經奔波挫折、閱盡世態炎涼之後,他才會吐出這種無奈的感慨語。末兩句以景結情,景物的意象,也寄寓著深意。在碧水藍天的背景下,沙鷗翱翔天空,這也是詞人為自己設計的遠離城市、寄情山水、悠閒自得的前景。全詞看似平淡,然意境深厚,耐人尋味。

菩 薩 蠻 書江西造口壁 (宋)辛 棄 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賞析】這闋詞作於宋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當時作者鄭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贛州。北宋建炎三年(一一二九),金兵大舉南下,一支軍隊曾深入到造口搶掠屠殺。時過四十多年,登臨望遠,不禁「惜水怨山」,抒發了國家興亡的無限感慨。全詞充分運用比興手法,借山川江河抒情明志,悲憤中又具雄壯之感,真不愧為辛詞中千古傳誦的名篇。

水 龍 吟 登健康賞心亭 (宋)辛 棄 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賞析】這闋詞作於宋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一一六八-一一七○)間建康通判任上。詞人在賞心亭上遠眺大片淪陷的國土,愁思百結,悲憤難抑,揮毫寫下了這闋感人肺腑的詞壇名作。上闋大段寫景,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景知情,詞人感嘆國事而又飄零孤寂、報國無門的複雜情感,盡融於景中。下闋運用三個典故,直接言志,將「登臨意」曲曲道出,抒發了「志士虛捐少壯年」的憂情苦緒。結語「倩何人」三句,與上闋結句相呼應,使詞意更加沉鬱悲壯,催人淚下。「丈夫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英雄而至於流淚,可見詞人的傷感之極與仇恨之深。這闋詞蘊沉鬱之情於豪放之中,確士氣魄雄大、意境沉鬱的範例。

清 平 樂 博山道中即事 (宋)辛 棄 疾
柳邊飛鞚,露濕征衣重 。宿鷺窺沙孤影動,應有魚蝦入夢。 一川明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歸去,門前稚子啼聲。
【賞析】辛棄疾閒居上饒時,曾多次去博山游覽,並寫了多首膾炙人口的紀游詞,這闕<<清平樂>>即其中之一,所見皆沿途夜景。「宿鷺」二句饒有情趣;「一川」二句富有詩意;而結語二句又有濃厚的生活情味。全詞都是寫景,而又處處融情於景之中,寄意言外。這闕詞的篇幅雖短,但意境清新,語言淡樸,別見幽情寄趣。

西 江 月 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 棄 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夜半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賞析】這闕詞以寧靜自然的筆調描寫了農村夏日的景象。一錄寫來,有清風、明月、
疏星、微雨,還有驚鵲、鳴蟬、稻花香,題材內容是一些極為平凡的景物,語言也極其
平淡,沒有任何雕琢,層次安排也自然貼切,但卻於淡泊中見淳厚,體現了清新駿逸和
綽約自然的風格。

水 調 歌 頭 登多景樓 (宋)楊 炎 正
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強呼斗酒發興,特上最高樓。舒捲
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風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都把平
生意氣,只做如今憔悴,歲晚若為謀。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
【賞析】宋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楊炎正與辛棄疾同舟過鎮江,登多景樓有感而
作此詞。辛棄疾也和了一闕<<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楊濟翁,周顯先韻>>詞。兩詞情
味相投、風格相近。本詞上闕寫秋日攜酒登多景樓,天際風露,陣陣寒意襲上心頭。下
闕寫北望中原,心懷國家之憂,卻又報國無路,憔悴失意。結語二句,透露出一種無可
奈何的苦衷。全詞慷慨激越,憤世傷時之情溢於言表。

點 絳 脣 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姜 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
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賞析】詞的上闋以淡遠的筆觸,勾畫了眼前景,景中又暗寓著情,為下闋作好了鋪墊。
「數峰」二句是神妙之比,用擬人化的手法,賦與山和雨以一種惆悵、孤寂的感情色
彩。眼前之景,又含心中之意。下闕由推許追慕陸龜蒙,引出了憑今弔古、傷時感事的
無限滄桑。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此詞云:「通首只寫眼前景物,至結處感時傷事,
只用『今何許』三字提唱,『憑欄懷古』以下,僅以『殘柳』五自詠嘆了之,無窮哀感,
只在處處,令讀者弔古懷今,不能自止,洵推絕調。」此評確非虛譽。

沁 園 春 憶黃山 (宋)汪 莘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長鎖清秋。對孤峰絕頂,雲煙競秀;懸
崖峭壁,瀑布爭流。洞裡桃花,仙家芝草,雪後春正取次游。親曾見,
是龍潭白晝,海涌潮頭。 當年黃帝浮丘,有玉枕玉床還在不?
向天都月夜,遙聞鳳管;翠微霜曉,仰盼龍樓。砂穴長紅,丹爐已
冷,安得靈方聞早修?誰知此,問源頭白鹿,水畔青牛。
【賞析】作者早年屏居黃山,精研<<易經>>,對黃山風物掌故極為熟悉。宋人描寫黃
山的詞很少,而寫的最好的唯有汪莘這闕<<沁園春>>,可謂鳳毛麟角。全詞將山水奇
景之實,與神話傳說之虛,緊密糅合,想像豐富,情思卓異。上闋總體描繪黃山恢弘雄
偉的山水景物,揮灑自如,狀難摹之景如在目前。下闋則以神話傳說寫黃山奇情異彩,
虛實相間,筆端萬象,含有無窮趣味,給黃山蒙上一層神秘幽清的色彩,令人神往。

風 入 松 (宋)俞 國 寶
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花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
酒壚前。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裡秋千。 暖風十里麗人天,花壓
鬢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來尋
陌上花鈿。
【賞析】這是一幅誘人的西湖春游圖。詞的上闕描繪人們春游西湖的生動情景,把西湖
一片大好春光和人們爭相游湖賞春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下闋繼續描繪春游景色,
並露出戀春惜春的情緒。下闕「暖風時里麗人天,花壓雲鬢偏」,緊承上闋,上下兩闋
的意境緊密連貫,與送人填詞「前半泛寫,後半專敘」的慣例不盡相同,在結構具有獨
到的特色。煞拍「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二句,以明日之事相期,更突出今
日之忘情歡樂。

鷓 鴣 天 蘭溪舟中 (宋)韓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髮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
痕散復圓。 尋濁酒,試吟篇。避人鷗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
睡覺方知過眼前。
【賞析】這闋詞純寫蘭溪舟行之感受,是一闋清新俊逸的山水紀游詩。上闋寫舟行之景,
「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一聯,筆致靈動,情趣盎然,狀難寫之景如在目
前,體現了詞人心境與自然的契合。下闋言舟行之情,人在舟中飲酒吟詩,悠然自得,
鷗鷺在溪上連翩翻飛,亦自得其樂,人物皆樂,物我兩忘。結筆二句寫順流而下舟行之
速,饒有情趣。全詞寫得空濛清幽,恬靜自然,表示了詞人清逸絕俗的懷抱。

柳 梢 青 岳陽樓 (宋)戴 復 古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岳陽樓上,一快
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
自古如今。
【賞析】這是一闋登臨遣懷之作。上闋寫登臨望中景色,豪暢而又具逸致。下闋筆峰陡
轉,直接抒懷言志。「不須溪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二句,感情區折凝滯,直言
登臨不能飲酒盡興,案寓著國事衰微而又知音難覓的感嘆。煞拍「變盡人間」一句,實
為振起全詞的關鍵,因為只有「人間」才是詞人屬意之所在,也正因為一個「變」字,
才使詞人從吟詠湖光山水折為感物抒懷。一闋小令將寫景、抒情、言志融為一體 ,情
緒一再變化,而意脈貫通不變,足足可見詞人的藝術功力非凡。

祝 英 臺 近 北固亭 (宋)岳 珂
淡煙橫,層霧斂。勝概分雄占。月下鳴榔,風急怒濤颭。關河無限清愁,不堪臨鑒。正霜鬢、秋風塵染。 漫登覽。極目萬里沙場,事業頻看劍。古往今來,南北限天塹。倚樓誰弄新聲,重城正掩。歷歷數、西州更點。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任淮東總領兼制置使時所作。宋人登北固亭之作甚多,然寫月景登覽,尚為罕見。上闋寫登北固亭所見秋天夜景,又暗示著金兵壓境、危機四伏的國情,更有著歲月蹉跎、功業無成的感慨。「漫登覽」一句,承上啟下,既是對上闋的總結,又是下闋抒懷的誘導。下闋感慨古往今來的南北分裂,指責統治者忘卻國恥民憂,偏安江左,又是「事業頻看劍」和「歷歷數、西州更點」中透露出收復河山的願望和志向。全詞從登臨觀覽生發懷古傷今之情,慷慨而忠憤,沉鬱而悲壯。

沁 園 春 西巖三澗 (宋)劉 子 寰
雲壑泉泓,小者如杯,大者如罌。更石筵平瑩,寬容數客,淙流回激,環繞飛觥。三澗交流,兩崖懸瀑,搗雪飛霜落翠屏。經行處,有丹荑碧草,古木蒼藤。 徘徊卻倚山楹,笑山水娛人若有情。見傍回側轉,峰巒疊疊,欲窮還有,巖谷層層。仰視雲間,茅茨雞犬,疑是仙家來避秦。青林表,望煙霞縹緲,隱隱鸞笙。
【賞析】詞的上闋寫景,作者精細摹寫西巖三澗的水光山色,動靜相間,生動傳神。下闋寫由陶醉山水而遐思連翩,著意抒發主觀情緒。「徘徊」兩字真切描畫出作者沉醉在山水秀色中的情態。作者生活在南宋寧宗嘉定年間,當時的社會戰亂不斷,民不聊生,用「避秦」這一典故入詞,也寄託了作者反對戰爭、嚮往恬靜田園生活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滿 江 紅 金陵烏衣園 (宋)吳 潛
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樽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賞析】這闋詞寫游金陵烏衣園情景,並追念前賢抒發感慨。上闋寫景,起首二句,已透露光陰荏苒之感。結拍「問江南」二句,由物境與心境之不融洽,生發鬱鬱不得志的情緒。下闋自然轉入懷古抒情,以景仰、懷念王導、謝安那樣的社稷大臣來顯示自己沉淪下僚、塵軀物役的苦悶和憤慨。煞拍二句欲借酒燒心中壘塊,鬱悶之情貫穿全篇。

滿 江 紅 豫章滕王閣 (宋)吳 潛
萬里西風,吹我上、滕王高閣。正檻外、楚山雲漲,楚江濤作。何處征帆木末去?有時野鳥沙邊落。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
秋漸緊,添離索;天正遠,傷漂泊。嘆十年心事,休休莫莫。歲月無多人易老,乾坤雖大愁難著。向黃昏、斷送客魂消,城頭角。
【賞析】這闋詞作於作者貶謫建昌軍途經南昌之時。全詞以眼前景襯托心中情,真實地抒發了一個失意政治家的人生悲情和撫時感世的憂僨。上闋寫登閣遠眺所見的壯觀景象,今古溝通,意象豐富,點化前人故事和詩句不著痕跡,貼切自然。下闋直抒胸臆,道羈旅愁思,嘆身世之苦,淒愴孤寂,真切動人。煞拍二句,以景結情,愁思綿綿,沉痛悲鬱。

水 調 歌 頭 焦 山 (宋)吳 潛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捲驚濤。天際孤雲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痴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賞析】這闋詞題為<<焦山>>,是從焦山覽景興懷。上闋寫登臨焦山、縱目眺望所見勝景,由近及遠,層次分明,可謂「視通萬里」。下闋由追憶歷史往事,過渡到抒發情懷。「混隋陳,分宋魏,戰孫曹」,寥寥九字,言簡意賅,便說盡鎮江歷朝攻守征戰的史事。由空間的遼闊和時間的邈遠,又喚起詞人自身由於世路艱難而有志難伸的感慨。全詞由寫景、懷古、抒情三部分組成,層層生發,麥洛分明,自然渾成。

水 調 歌 頭 題斗南樓和劉朔齋韻 (宋)李 昂 英
萬頃黃灣口,千仞白雲頭。一亭收拾,便覺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來去,山色雨晴濃淡,天末送雙眸。絕域遠煙外,高浪舞連艘。
風景別,勝滕閣,壓黃樓。胡床老子,醉揮珠玉落南州。穩駕大鵬八極,吒起仙羊五石,飛佩過丹丘。一笑人間世,機動早驚鷗。
【賞析】這闋詞寫登斗南樓,縱覽廣州景色,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上闋寫眼前所見雄奇壯闊景色,氣勢不凡。「一亭收拾,便覺炎海豁清秋」二句,自又一種披襟快意之情溢於詞外,而著一「豁」字,尤覺清妙。下闋則由眼前景誘起聯翩浮想,在有飄飄欲仙之感。「一笑人間世,機動早驚鷗」二句,則表明了詞人澹泊悠閒的生活態度,頗有警世之意。全詞視野開闊,想像奇特,堪稱佳作。

齊 天 樂 與馮深居登禹陵 (宋)吳 文 英
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年神禹?幽雲怪雨,翠屏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行書似舊藏處。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慳會遇,同剪燈語。積蘚殘碑,零圭斷璧,重拂人間塵土。霜紅罷舞,漫山色青青,霧朝煙暮。岸鎖春船,畫旗喧賽鼓。
【賞析】就這闋詞而言,雖然結構變化奇異,事典亦用得較多,初讀似有晦澀難懂之感,然細讀,其內裡的脈絡與線索還是較為清晰的。其上闋寫所想所慨,上下古今,傷時感事;下闋從懷古到人事之無常、今昔之滄桑。而上下闋則都是以所想所感來貫穿其所見、所聞、所行,在跌宕變化中,自然的融紀游、懷古與抒情為一體,境界開闊,旨趣悠深。

祝 英 臺 近 春日客龜溪游廢園 (宋)吳 文 英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鬥草溪根,沙印小蓮步。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雲山深處。 晝閒度,因甚天也慳春,輕陰便成雨。綠暗長亭,歸夢趁風絮。有情花影闌干,鶯聲門徑,解留我、霎時凝佇。
【賞析】這闋詞是吳文英作客龜溪,在寒時節游春時所作。詞人以廢園景色為陪襯,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上闋寫游園時所見清幽景象,並由寒時節興起年華老去、浪游異鄉的慨嘆。「又身在、雲山深處」一句,既照應了詞題中的「客」字,又為過渡到下闋的思歸作好鋪墊。下闋寫由觀賞園中景色而引起歸思。寒食天氣,天陰成雨,引起旅人思鄉之情。「春情」三句將廢園景物寫得情趣盎然,詞人以移情手法,傳神地表現出了既歸夢故鄉又痴情廢園的心理。

八 聲 甘 州 陪庾幕諸公游靈巖 (宋)吳 文 英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墬長星?幻蒼崖雲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裡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天無語,華髮奈山青。水涵空,闌干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 ,上琴臺去,秋與雲平。
【賞析】這闋<<八聲甘州>>詞,藉登覽靈巖、游賞吳國遺跡而詠懷古事,又藉吳國盛衰興廢之古事,暗寓對當今國事的隱憂。詞的上闋憑弔吳國舊跡;下闋指陳吳王夫差因沉溺聲色而亡國,讚許功成身退的范蠡,由青山依舊,人事已非,又聯想到自己年華虛度,不勝感慨。全詞的眼目在於一「幻」字。可以說,詞的內容皆由這「幻」自生發。詞的跌宕起伏、含蓄委婉的特色也源於此字。此「幻」字真可謂涵義莫測,空靈神妙,由此亦可見吳文英煉字之功力。

木 蘭 花 慢 斷橋殘雪 (宋)周 密
覓梅花消息,擁吟袖,暮鞭寒。自放鶴人歸,月香水影,詩冷孤山。等閒。泮寒晛暖,看融城、御水到人間。瓦隴竹根更好,柳邊小駐游鞍。 琅玕,半倚雲灣。孤棹晚,載詩還。是醉魂醒處,畫橋第二,奩月初三。東闌,有人步玉,怪冰泥,沁濕錦鵷斑,還見晴波漲綠,謝池夢草相關。
【賞析】周密的<<木蘭花慢>>共十闋,分詠西湖十景,是其少年成名之作。這闋「斷橋殘雪」為其中第三闋。踏雪尋梅,本是古代文人一樁雅事,這闋詞也是循著「覓梅花信息」的雅興寫開去,體現了清高澹遠的胸懷。全詞的妙處在於題曰「殘雪」,卻通首不見一「雪」字,然描摹景物、敘寫人事卻又無處不在寫「雪」,由此可見周密詞清麗蘊藉的藝術獨到之處。

聞 鵲 喜 吳山觀濤 (宋)周 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鰲戴雪山龍起蟄,快風吹海立。 數點煙鬟清滴,一杼霞綃紅濕,白鳥明邊帆影直,隔江聞夜笛。
【賞析】錢塘觀潮,歷來是詩人詠唱的題材,宋人如蘇軾、辛棄及、潘閬等人多有題詠。周密這闋<<聞鵲喜>>小令,頗有獨到特色。上闋寫江潮欲來時的江景和潮水湧來時的場面。「鰲戴」二句,連用幾個形象的比喻,寫足了潮水洶湧、浪濤咆哮的氣勢,驚心動魄。下闋寫潮過之後的景象。「清滴」、「紅濕」都帶著濕意,彷彿遠處青山、天邊紅霞也被潮氣洗沐,很有意境。末句「隔江聞夜笛」,以萬籟俱寂的靜襯托了潮來時噴雪轟雷的動,頗有餘韻。

壺 中 天 夜渡古黃河,與沈堯道、曾子敬同賦 (宋)張 炎
楊舲萬里,笑當年底事,中分南北。須信平生無夢到,卻向而今游歷。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野人驚問,泛槎何處狂客。
迎面落葉蕭蕭,水流沙共遠,都行無跡。衰草淒迷秋更綠,惟有閒鷗獨立。浪挾天浮,山邀雲去,銀浦橫空碧。扣舷歌斷,海蟾飛上孤白。
【賞析】這闋<<壺中天>>詞大約作於一二九○年前後與沈堯道、曾子敬北上同游燕、薊的途中。詞描寫古黃河景物並藉以抒懷。上闋以寫情為主,以情帶景。「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三句,用字簡練,卻把黃河景物寫得形象而逼真。「野人驚問」二句,堪謂神奇之筆。下闋主要寫景,將黃河景色寫得蕭疏空闊而又淒清迷濛。作者本是婉約派詞人,然這闋詞卻帶有蒼勁寂寥的風味,頗近蘇、辛詞風。

大 江 東 去 滕王閣 (金)高 永
閒登高閣,嘆興亡,滿目風煙塵土。畫棟株簾當時事 ,不見朝雲暮雨。秋水長天,落霞孤鶩,千載名如故。長空澹澹,去鴻嘹唳誰數。
遙憶才子當年,如椽健筆,坐上題佳句。物換星移知幾度,遺恨西山南浦。往事無憑,昔人安在,何處尋歌舞。長江東注,為誰流盡千古?
【賞析】這是一闋登詠古跡而嘆興亡的詞作。上闋起首三句,即開門見山,道出登高弔古感慨興亡的題旨。下闋撫今追昔,以騰王閣的興廢而推及人事的興亡,感慨深沉。結語「長江東流,為誰流盡千古」兩句,以景結情。「檻外長江空自流」,人事屢經興廢盛衰,而長江依舊東流,千古不衰,以永恆的山河與人事的興亡相比,更顯示出人事變化的迅速。全詞以簡練的筆墨熔載檃栝<<滕王閣序>>佳句,流利自然,無斧鑿痕跡。

三 奠 子 留襄州 (金)高 憲
上楚山高處,四望襄州。興廢事,古今愁。草封諸葛廟,煙鎖仲宣樓。英雄骨,繁華夢,幾荒丘。 雁橫別浦,鷗戲芳洲。花又老,水空流。著人何處在?倦客若為留。習池飲,龐陂釣,鹿門游。
【賞析】這闋詞是登覽懷古之作。高憲生當金末亂世,襄陽當南北交通要衝,兵家之地,登臨眺望,必然會生興亡之嘆。上闋懷古,「英雄骨,繁華夢,幾荒丘」三句,流露出很深的感傷情緒。下闋由眼前景生發時光流逝、古今興廢之感。詞的氣象博大,登高臨遠,廣闊的景域盡收眼底;懷古傷今,幽深久遠的歷史又引申開去,形成一個宏大的境界,任詞人的情思在其中迴翔徜徉。全詞章法活潑,語言渾樸自然,在表現手法上別具風格。

水 調 歌 頭 賦三門津 (金)元 好 問
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捲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糖八月,直下洗塵寰。萬象入橫潰,依舊一峰閒。
仰危巢,雙鵠過,杳難攀。人間此險何用?萬古秘神姦。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飛強射,有力障狂瀾。換取騎鯨客,撾骨過銀山。
【賞析】這是一闋寫景抒懷之作。上闋重再鋪陳描繪三門津景觀的雄奇險峻,酣暢淋漓,氣勢非凡。在黃河咆哮奔湧、天地萬物都被沖決的奇險畫面中,唯有砥柱山「依舊一峰閒」,烘托出詞人藉以抒懷的景物主體,活畫出砥柱山昂然挺立的豐姿。下闋由自然轉向人間,進而生發感慨,氣勢豪邁,感情激越,洋溢著陽剛之美,展示了詞人立志有所作為的不凡抱負。全詞轉折跌宕,曲盡情致,以橫奇之筆勢,寫雄闊之壯景,抒博大之情懷。

清 平 樂 泰山上作 (金)元 好 問
江山殘照,落落舒清眺。澗壑風來號萬竅,盡入長松悲嘯。
井蛙瀚海雲濤,醯雞日遠天高。醉眼千峰頂上,世間多少秋毫。
【賞析】元好問游泰山,事在西元一二三六年。這時金朝被蒙古所滅已有兩年,元好問感慨故國淪喪,不願為官,暫住冠氏(今山東冠縣)。這年三月,元好問與一友人共游了東嶽泰山,並寫下了<<東游略記>>、<<游泰山>>詩和這闋<<清平樂>>詞。全詞表現了對自然偉景的讚嘆和對人間世事的閒淡曠達心情。上闋描繪泰山景色,著一「悲」字,透出蒼涼悲惋的意味。下闋感嘆人生渺小,「世間多少秋毫」,以為塵世種種情思,包括功名得失、人士悲歡,也不過細如秋毫,此句實是以礦達之語掩蓋慘淡之情,與「長松悲濤」意境相通。全詞語言形象,風格清曠沉鬱,意蘊非常豐富。

水 調 歌 頭 與李長源游龍門 (金)元 好 問
灘聲蕩高壁,秋氣靜雲林。回頭洛陽城闕,塵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風馬耳,因見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侵。問龍門,何所似,似山陰。平生夢想佳處,留眼更登臨。我有一卮芳酒,喚取山花山鳥,伴我醉時吟。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賞析】這是一闋描寫龍門的山水紀游詩。詞藉景抒懷,以煙雲急流的清淳古淡,反襯出塵世的污濁紛囂,寄託了詞人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思想感情。起首「灘聲蕩高壁,秋氣靜雲林」二句,氣象闊大然用筆甚簡,十字便包容龍門山水之勝,一動一靜,相映成趣。而「回頭洛陽城闋,塵土一何深」二句,又表現了詞人對塵世功名的鄙視和對山光水色的留戀。下卻又以龍門勝景使人留連賞覽、樂而忘返,表現了詞人蓄之已久的「塵泥免相涴,夢寐見清潁」(<<出京>>)的情懷。全詞抒懷基於景色,而景色又處處體現了襟懷,兩相交融,筆勢空靈深蘊,堪稱山水紀游詞之傑作。

滿 江 紅 登河中鸛雀樓 (金)段 克 己
古堞憑空,煙霏外、危樓高矗。人道是、宇文遺址,至今相續。夢斷繁華無覓處,朱甍蔽甃空陳跡。問長河,都不管興亡,東流急。
儂本是,乘槎客。因一念,仙凡隔。向人間俯仰,已成今昔。條華橫陳供望眼,水天上下涵空碧。對西風,舞袖障飛塵,滄溟窄。
【賞析】這是一闋登臨抒懷之作。中國古代登樓臨眺之作,自王粲<<登樓賦>>以下,大多是抒發「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的危苦悲愁之情。王之渙的<<登鸛鵲樓>>以盛唐時代特有的自信心和進取精神,打破登樓之作悲愴抑鬱的模式,氣象雄渾,格調高昂。段克己這闋<<滿江紅>>詞,境界宏闊,筆力健拔,無論是胸襟懷抱之豪放,還是時空境界之廣袤,都堪與王詩媲美。

鷓 鴣 天 上巳日陪遯庵見游青陽峽 (金)段 成 己
虢虢春江走怒雷,翠巖千丈立崔嵬。山英似與游人約,盡放浮雲一夕開。 傾綠酒,坐蒼苔,大書歲月記曾來。直將酩酊酬佳節,挽住春光不放回。
【賞析】這闋詞寫上巳日青陽峽春游,古代習俗,上巳日要臨水袚除不祥,後變為此日去水邊春遊宴飲。詞寫青陽峽壯觀景色,並且抒發了惜春之情和人生悲慨。上闋寫景富於變化,與同游的段克己同調詞中所寫「樓外殘雲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柳薰遲日千絲暗,花噴溫馨一夕開」意同。下闋因景抒懷,直寫胸臆。煞折兩句,似寫惜春行樂,然蘊含人生悲慨。國家淪亡,遍歷滄桑。

浣 溪 沙 (元)姜 彧
方丈堆空瞰碧潭。潭光山影靜相涵。開軒千里供晴嵐。 流水桃花疑物外,小橋煙柳似江南。挽將風月入醺酣。
【賞析】這是一闋山水紀游小詞,作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這一年作者於三月和九月兩次來晉祠,他迷戀晉祠山水勝景,留連忘返,作詩五首,填詞四闋。全詞寫晉祠山水警務如畫,而寄寓之意見於言外。結句由外景引入內心,暗寓情懷。作者於同時寫的詩中有「老去宦情如嚼蠟,買香閒釣晉溪雲」句,可見作者此時已有倦怠宦遊、寄情山水的感觸和想法。

黑 漆 弩 游金山寺 (元)王 惲
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 蛟龍恐下然犀,風起浪翻如屋。任夕陽、歸棹縱橫,待償找、平生不足。
【賞析】這闋詞寫游賞金山寺情景,意境開闊,氣象宏大,寫景空靈飛動,寫人充滿活力。「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二句,不直接敘說江南江北的青山綠水盡收眼底,而是把江山之景濃縮於酒杯之中,要把「江山濃綠」一飲而盡,想像奇特,造語新穎而工致。
念 奴 橋 八詠樓 (元)鮮 于 樞
長溪西注,似延平雙劍,千年初合。溪上千峰明翠,放出群龍鬥角。瀟灑雲林,微茫煙草,極目春洲闊。城高樓迥,恍然身在寥廓。
我來陰雨兼旬,灘聲怒起,日日東風惡。須待青天明月夜,一試嚴維佳作。風景不殊,溪山信美,處處堪行樂。休文何似?年年多病如削。
【賞析】這闋詞是元世祖至元年間鮮于樞仕宦江浙行省都事時所作。詞寫山溪美景,明樓往事,抒樂觀豁達之情,發寄情山水之心。上闋寫登樓遠眺。描繪景色,寫貌攝神,奇逸壯麗,想像奇特,質實意虛,別見機杼。下闋記敘往事抒發情懷。「風景不殊,溪山信美,處處堪行樂」,一反客子游宦的傷感之情、鄉國之思,披露了一種開朗樂觀、隨遇而安的曠達襟懷。作者曾自嘆「我本山林人」,「何事著儒冠」,全詞結句借古人發端,微含諷意,含蓄地表現了對仕宦生活的否定態度。

水 龍 吟 游三臺 (元)許 有 壬
幾年幾到三臺,往年不似今年好。故人雲集,遠山屏列,蔚藍清曉。趙舞燕歌,一時奇絕,百壺傾倒。對山川如昔,風煙不減,但人比、當時老。 放眼秋容無際,碧澄澄、雁天霜早。曹瞞事業,悠悠斜日,茫茫衰草。為問漳流,古來豪傑,浪淘多少。有建安遺瓦,張吾筆陣,把奸雄掃。
【賞析】這闋<<水龍吟>>詞是許有壬的代表作。詞寫游三臺憑弔古跡,懷古慨今,抒發興亡之感。自元朝以來,詞人騷客吟詠三臺的詩詞不為少數,然大多情調悽楚,而這闋詞卻有所突破。詞人並沒有沉溺於詠懷古跡蒼涼、空虛惆悵的情緒中,而是以一種客觀的筆調,反映出歷史之公正無情的普遍規律,並以登臨懷古之思,抒發自己的豪放雄壯之志,頗有獨到之處。

臨 江 仙 梁山舟中 (元)張 翥
羨殺漁村無畔岸,茫茫楊柳蒹葭。雨餘秋漲沒汀沙。驚鴻投別渚,浴鳥坐沉槎。 殘日籬頭閒曬網,垂髫來賣魚蝦。得錢沽酒徑歸家。一聲橫笛外,煙火隔蘆花。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途經梁山所寫的兩闋<<滿江紅>>詞中的第二闋。詞通過對幽靜的漁村晚景和質樸的漁家生活的描繪,創造出一個令人心靈陶醉的意境,表達出一種樂觀的情緒。全篇以「羨殺」領出,一氣貫下。上闋寫漁村秋景,淡雅清新,具有一種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下闋寫漁家生活,恬淡閒靜中又透出勃勃生氣,極有情韻。

多 麗 西湖泛舟夕歸,施成大席上, (元)張 翥
以「晚山青」起句,各賦一詞
晚山青,一川雲樹冥冥。正參差、煙凝紫翠,斜陽畫出南屏。館娃歸、吳臺游鹿;銅仙去、漢苑飛螢。懷古情多,憑高望極,且將尊酒慰飄零。自湖上、愛梅仙遠,鶴夢幾時醒?空留得、六橋疏柳,孤嶼危亭。 待蘇堤、歌聲散盡,更須攜妓西泠。藕花深、雨涼翡翠:菰蒲軟、風弄蜻蜓。澄碧生秋,鬧紅駐景,採菱新唱最堪聽。見一片、水天無際,漁火兩三星。多情月、為人留照。未過前汀。
【賞析】張翥在杭州生活時間很長,寫了不少題詠西湖的作品,這闋<<多麗>>是其中的代表作,兼有流連風景與詠懷古跡之意。詞以「晚山青」起句,觸景生情,融景入情,層層推進,前後照應。全詞依意境,可分三個層次:上闋「晚山青」至「斜陽畫出南屏」
為一層,摹寫西湖暮山凝紫之景;「館娃歸」至上闋煞拍為第二層,感嘆南宋滅亡並抒發心中飄零感傷之意緒;下闋至「採菱新唱最堪聽」句為第三層,記月夜觀賞湖景,由人帶出湖中景物,而景物又處處襯托人的情致,可謂物我無間。結拍兩句,點綴湖中夜景,又與起拍「晚山青」呼應。張翥詞典雅溫潤,每闋詞首尾完善,詞意兼美。

沁 園 春 泉南作 (元)張 埜
自入閩關,形勢山川,天開兩邊。見長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潑黨,萬馬迴旋。石磴盤空,天梯架壑,驛騎蹣跚鞭不前。心無那,恰鷓鴣聲裡,又聽啼鵑。 區區仕宦誰憐?道有志從來鐵石堅。但長存一片,忠肝義膽;何愁半點,瘴雨蠻煙。盡捲南溟,不供杯杓,得遂斯游豈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傳。
【賞析】這闋詞是作者由浙入閩過仙霞嶺而作,在元詞中頗具特色。上闋描繪仙霞嶺一帶山川形勝,氣勢宏闊,揮灑自如。下闋轉入抒寫心志,體現出不畏路途險阻的壯懷和奮進之氣。詞寫景,大筆濡染,一氣呵成;寫旅人,則有從畏難、躊躇、淒楚到自憐、自勉以至欣喜的感情變化過程,層層推進。全詞體現了開朗豁達的胸襟、奔放恣肆的情感和高瞻遠矚的境界,在元詞中是一闋具有代表性的豪放詞。

浣 溪 沙 昆山州城西小寺晚憩 (元)宋 褧
落日吳江駐畫橈,招提佳處暫逍遙。海風吹面酒全銷。 曲沼
芙蓉秋的的,小山叢桂婉蕭蕭。幾時容我夜吹簫?
【賞析】這闋<<浣溪沙>>寫晚憩昆山州城西小寺所見景色,上闋重在敘事,下闋摹景抒懷。「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叢桂晚蕭蕭」,以對句寫眼前景,一靜一動,一低一高,鮮明活潑,饒有情趣。煞拍「幾時容我夜吹簫」句,隱隱透出仕宦淹蹇的倦意和寄懷江湖的情思。

霓裳中序第一 四聖觀 (元)羅 志 仁
來鴻又去燕,看罷江湖收畫扇。漫湖曲、雕闌倦倚。正船過西陵,快篙如箭。凌波不見,但陌花遺曲淒怨。孤山路,晚蒲病柳,淡綠鎖深院。 離恨,五雲宮殿。記舊日、曾游翠輦。青紅如寫便畫。悵下鵠池荒,放鶴人遠。粉牆隨岸轉,漏碧瓦、殘陽一線。蓬萊夢、人間那信,坐看海濤淺。
【賞析】這是一闋寫西湖四聖觀的紀游詞,通過游觀時所見物景及人事之變遷,寄寓興廢盛衰之感。上闋摹寫游觀時所見景象。所寫景物皆染上淒情黯淡的主觀感情色彩,蘊含著詞人的心境。下闋以「離恨」二字起拍,將上闋深寓的情思勾劃出來。追億當年翠輦盛游,而今卻池荒人去,淒寂可哀。煞尾二句,總括全詞,興廢之感,慨嘆深沉。詞作中「正」、「但」、「記」、「悵」四個領格字,運用得自然得當,使得全詞在鋪敘中不斷掀起波瀾,將景象之淒寂,心境之黯然,感慨之沉鬱,曲曲道出。

百 字 令 登石頭城 (元)薩 都 刺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指點六朝形勝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連雲檣櫓,白骨粉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落日無人松徑裡,鬼火高低明滅。歌舞樽前,繁華鏡裡,暗換青春髮。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賞析】詞的上闋大筆如椽,展望石頭城概況雄渾有力,大氣包舉。「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二句,筆力千鈞,感嘆無限,後世詞評家頗多讚賞。下闋寫石頭城今昔變遷的淒蒼之感。「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頗有李白<<把酒問月>>詩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意味,淒涼清絕,情韻悠長,餘味不盡。全詞論古道今,縱橫馳騁,思筆俱暢,辭情兩到,雖步和前人詞韻,卻不為原韻所限,確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摸 魚 兒 蘇堤春曉 (明)瞿 佑
望西湖、柳煙花霧,樓臺非遠非近。蘇堤十里龍春曉,山色空濛難認。風漸順,忽聽得、鳴榔驚起沙鷗陣。瑤階露潤。把繡幕微搴,紗窗半啟,未審甚時分。 憑闌處,水影初浮日暈,游船未許開盡。賣花聲裡香塵起,羅帳玉人猶困。君莫問。君不見、繁華易覺光陰迅。先尋芳信,怕綠葉成蔭,紅英結子,留作一時恨。
【賞析】這闋詞是瞿佑著名的西湖十景詞中的一闋,盛傳人口。全詞圍繞著「春曉」二字層層展開,如珠走盤。詞人流動的視線,自遠而近,自上而下,俯仰往返,空靈動盪而又綢繆瀠回。全詞的意境朦朧淡遠、幽渺迷離,語言清新鮮美、蕭灑明暢,處處洋溢著詩情畫意,句句充溢著美感。

減字花木蘭 姚江阻雨 (明)趙 寬
寒風吹水,微波皺作魚鱗起。白雨橫秋。秋色蕭條動客舟。
疏鐘何處?知在前村黃葉樹。茅屋誰家?荒徑無人菊自花。
【賞析】這闋詞寫阻雨姚江所見雨中景色,並透出一縷淡淡的羈旅之愁。上闋前兩句寫風,後兩句寫雨,遞進時序。下闋前兩句自問自答,後兩句問而不答,筆致頗見變幻。全詞摹景淒清,宛轉透露詞人寂寞的意緒。結句寂寥幽淡的意象,彌覺情韻悠長。

浣 溪 沙 鑒 湖 (明)徐 渭
淺碧平鋪萬頃羅,越臺南去水天多。幽人愛占白鷗莎。 十里荷花迷水鏡,一行游女惜顏酡。看誰釵子落情波。
【賞析】這闋詞寫鑒湖夏日美景,摹景狀物就如一福優美的山水畫。「十里荷花迷水景,一行游女惜顏酡」二句,虛實相間,動靜結合,將荷臨水鏡、花映紅顏的情景摹寫得栩栩如生。結拍句極佳妙,以突兀之筆,出奇制勝,用具體而微的情節,畫龍點睛地結束全詞闊大的意象,使讀者獲得感情層次的意外收穫。

訴 衷 情 春 游 (明)陳 子 龍
小桃枝下試羅裳,蝶粉門遺香。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風乍暖,日初長,裊垂楊。一雙燕舞,萬點飛花,滿地斜陽。
【賞析】這闋紀游小詞,情景交融,意境幽美,讀之如飲醇醪,令人神往。另外,在結構上也與一般小詞上闋寫景、下闋寫情的慣例不同,正好相反,這也是這闋詞的一個特點。

錦 堂 春 燕子磯 (明)歸 莊
半碧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湧,不盡六朝聲。
隔岸荒雲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
【賞析】詞從時空兩方面拓展詞鏡,大處著眼,處處著筆,突兀跌宕。上闋煞拍「不盡六朝聲」和下闋結語「今古不勝情」是全詞題旨所在,寫古而蘊今,寫今而及古,興亡相繼,感慨不盡。詞人平生尚奇,能將如此深遠的時間、如此宏闊的空間和如此深沉的內容納入一闋短短的小詞中,而且虛實相間、造語奇警、意境棉邈,真可謂一大「奇」也。

滿 江 紅 錢塘觀潮 (清)曹 溶
浪湧蓬萊,高飛撼、宋家宮闕。誰蕩激,靈胥一怒,惹冠沖髮。點點征帆都御了,海門急鼓聲初發。似萬群、風馬驟銀鞍,爭超越。
江妃笑,堆成雪。鮫人舞,圓如月。正危樓湍轉,晚來愁絕。城上吳山遮不住,亂濤穿到嚴灘歇。是英雄、未死報仇心,秋時節。
【賞析】這闋詞描寫錢塘江觀潮。歷代文人吟詠錢塘觀潮的詩詞,大多只是描繪潮勢的洶湧澎湃,而曹溶這闋詞一反傳統的只是描摹壯觀景象的寫法,以伍子胥忠而被殺、驅水為濤的復仇精神為核心,多層次、多側面地加以輔敘推進,一波三折而不平直,一唱三嘆而具餘韻,完全突破了前人藝術構思的框架,自成新格。全詞情景更換,哀樂交融,筆勢迴旋,言外有意,具有一種神秘的色彩和悲壯的情調。

滿 江 紅 金 山 (清)吳 綺
一點青青,是媧后、補殘餘石。向此處、洪流獨砥,嵬然千尺。縱步欲凌鷹隼背,蟠根直下蛟龍宅。問當年、留帶舊風流,空陳跡。
山兩岸,分南北。水一派,流今昔。把天風海月、盡教收拾。孤磬聲搖殘照紫,亂帆影掛秋雲碧。上危樓,極目送歸鴻,吹橫笛。
【賞析】詞的上闋描繪讚美了金山高聳挺立的雄偉氣象。起拍二句,運用神話傳說,浮想聯翩,感覺奇特。「縱步」二句,以誇張、浪漫的手法,用猛禽鷹隼、蟠根龍宮為襯,誇不失真地烘托出了金山頂天立地、堅如磬石的形象。下闋寫景而兼抒懷。下闋雖為四個短句,意境卻很宏闊,將山與水、時與空渾然融合。「水一派,流今昔」,似寫江水長流,實則蘊藏了詞人深沉的歷史感,與上闋「空陳跡」相承。由「孤磬」二句所營造的淒清空曠境界,詞人轉入了對自我愁緒的抒發,作者是由明入清的文人,這種自我愁緒的抒發,自是有其寓意、有所寄託的。

賣 花 聲 雨花臺 (清)朱 彝 尊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干接大長干。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一憑欄。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賞析】這闋詞是朱彝尊的代表作,也是歷代金陵懷古詞作的名篇。全詞將眼前蕭瑟的秋景、淒黯的六朝陳跡以及時過境遷的歷史滄桑糅合在一起,抒發今古興亡之感、弔古傷今之情,詠史懷古而又詠懷述志,蒼涼沉鬱,寄託遙遠。結韻「如此江山」四字,以淒厲之音動人耳目、扣人心弦,確是「聲可裂竹」。

浣 溪 沙 (二首) (清)王 士 禎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澹煙芳草舊迷樓。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裡見紅僑。欲尋往事已魂銷。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魂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賞析】這兩闋紀游小詞,既有城郭風景、山水形勝的描摹,又有懷古憑弔、流連感慨之意緒,含蘊深婉,頗具神韻。陳廷焯評此詩云:「字字騷雅,漁洋小令之工,直逼五代北宋。」況周頤亦有評曰:「漁洋冶春紅僑,風流文采,照映湖山。」可見這兩闋小詞在清代詞壇影響之大。

山 花 子 秦郵道中 (清)徐 九
千頃孟湖水接天,遠山一碧柳如煙。無數白帆如白鷺,下晴川。
懷海風流人不見,空餘綠鬢過流年。且買高郵紅玉酒,好停船。
【賞析】這闋紀形小詞,寫景自然,頗有意趣。上闋寫秦郵道中所見景色,起拍兩句寫景,一水一山,天連水,水接天,一片浩渺煙波。下闋寫感懷,有一種無奈的悵惘之情。全詞雖缺乏回環往復,然色彩卻裝點對照,相映成趣。

生 查 子 吳江遇雨,舟中望震澤湖 (清)龔 祥 麟
風急布帆偏,半幅撐秋雨。乍聽榜人喧,已失前村樹。 渺渺望湖波,萬頃迷煙霧。猶自有漁舟,煙裡飛來去。
【賞析】這闋詞寫風雨中的太湖景色,動態飛揚,氣韻清健。上闋寫舟行遇風雨,船借風急馳,一個「撐」字寫出了船帆的風鼓飽張。下闋寫舟中遠跳浩渺迷濛的太湖雨中景色。結韻「猶自有漁舟,煙裡飛來去」二句,跌宕躍動,使整個畫面頓時活動起來,韻味極濃。

滿 江 紅 渡黃河 (清)孫 朝 慶
怒浪如山,正急槳、黃河爭渡。看滾滾、來從天上,建瓴東注。手挽狂瀾原不易,石填大海終何補?最堪憐、斷岸泣遺黎,悲難訴。
待議浚,茫無路;待議塞,渾無緒。問年誰來是,濟川才具?細雨綈袍全溼透,斜風破帽驚吹去。恁艱辛、猶自喜身閒,同鷗鷺。
【賞析】這闋詞以渡黃河為題材,描繪了黃河的雄偉氣象以及氾濫成災的景象,指責嘲諷了清朝廷治理黃河的無能。上卻描寫黃河的洶湧澎湃及其對兩岸百姓的危害。下闋以議論發抒對治黃無策的不滿。結韻「恁艱辛、猶自喜身閒,同鷗鷺」兩句,並非是置身事外的聊自慰藉,洽是故作輕鬆的反話,是一種悲慨、牢騷的曲折表現。

虞 美 人 影 松巒峰 (清)侯 文 曜
有時雲與高峰匹,不放松巒歷歷。望里依巖附壁,一樣粘天碧。
有時風與晴雲敵,不許露珠輕滴。別是嬌酣顏色,濃淡隨伊力。
【賞析】本闋詞,語言清新明快,想像奇異獨特,如一幅濃淡適宜、揮灑自如的山水畫,繪出了巫山松巒高聳入雲、雲纏霧繞的奇偉景觀,將讀者引入一種綿邈奇異的自然勝景中。

望 江 南 (三首) (清)查 慎 行
朝發景德鎮,夜抵饒州,舟中即事三首。

江行好,裊裊掛帆時。一練澄波煙鎖住,三竿紅日霧消遲。此景曉來宜。

江行好,歷歷亂帆時。牛背日斜鴉獨立,漁灣人去鷺雙窺。此景晚來宜。

江行好,寂寂卸帆時。群雁驚人霜外起,小船吹笛月中移。此景夜來宜。
【賞析】這組紀行小詞寫舟中所見,描繪江上早晨、傍晚及夜泊景色,觀察細緻,感受獨特。第一闋以簡潔凝煉的筆觸,描繪出一幅江上早行圖;第二闋寫傍晚江上景致,別饒情趣;第三闋寫夜泊江邊景色,體會深細。全詞回環復沓,筆勢靈活,如一組清新明快的水墨畫,令人目不暇接。

百 字 令 (清)厲 鶚
月夜過七里灘,光景奇絕。歌此調,幾令眾山皆響。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作船頭吹竹。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拏音遙去,西巖漁夫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過前灣茅屋。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
【賞析】清康熙六十年(一七一二)秋天,厲鶚由富春江溯流而上,去拜訪師友,途經桐江七里灘時,寫下了這闋百字令詞。詞將七里灘的幽清風光和嚴子陵的高尚風節以及自己的修潔情志交融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幽峭清雅、去塵絕俗的詞中高境。

採 桑 子 同廬舟中 (清)陶 元 藻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閒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繫巖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賞析】這闋紀游小詞並沒有著意於景物的描寫,而是抒發了徜徉於美妙景色中的心境與感受,詩情理趣俱備。上闋寫舟行江中,從「才罷炊煙,又裊茶煙」的生活雅趣中,傳神地表現出詞人從容閒雅之態和怡然自得之情。下闋寫泊舟江邊,結拍「山影松聲共一船」句,境界恬適,忘情自然。陶淵明<<飲酒>>詩中曾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表現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感受,這闋<<採桑子>>詞所表達的情懷,應該說與陶淵明的感受是相通的。

蘇 慕 遮 大明湖泛月 (清)蔣 士 銓
畫船游,明月路。古歷亭虛,面面朱欄護。百頃明湖三萬戶。如此良宵,一點漁燈度。 棹開時,香過處,說道周遭、荷葉青無數。
卻被蘆花全隔住,泛遍湖灣,不見些兒露。
【賞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半城湖」點出了大明湖在濟南和全城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在這闋詞中,詞人也表現了對大明湖的讚美之情。詞寫大明湖月下泛舟的所見所感。上闋寫月下所見景色和自己閒適的心情。下闋寫聞到荷香而荷葉尋找不見的情趣。一視覺、一嗅覺,清新活潑,玲瓏剔透,營造了一個迷人的詩畫般的情境。

百 字 令 山海關 (清)陸 錫 熊
插雲睥睨,正門開四扇,榑桑初曉。萬疊蒼山爭飲海,蹴起驚濤浩渺。隔岸秦鞭,沉沙漢鏃,何處安期島?關頭楊柳,西風一夜如掃。
想見疊鼓喧笳,連峰戰格,獨控漁陽道。函谷丸泥堪一笑,都付頹垣衰草。玉壁誰當,長城自壞,往事知多少?嚲韁回望,戍樓還矗雲表。
【賞析】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盛京(今遼寧沈陽市)文溯閣建成後,詞人奉請前往詳校藏書,第一次親眼見到了嚮往已久的山海關。面對著雄偉壯觀、天下聞名的山海關,詞人頗有感慨,便寫下這闋<<百字令>>詞。上闋以寫景為主,描寫山海關及周圍形勢,健筆如椽,氣勢雄渾,又輔以神話傳說和史實,將詞境拓寬。下闋由山海關引出對長城的歷史反思,提出了「長城自壞」的深刻觀點,顯示出卓識不凡的歷史見解,意蘊深厚,發人深省。

點 絳 脣 題潯陽愛山樓 (清)全 德
不厭頻看,愛山樓外峰千朵。淡妝濃裹,好景平分可。 搖指樓前,多少雲帆過。閒中課,吟風相和,翠竹青松我。
【賞析】這是一闋優美飄逸的紀游抒情小詞,意境綿邈清朗,語言瀟灑脫俗。上闋讚美愛山樓外廬山群峰,暗合「愛山樓」的取名。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詩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句,是形容西湖雨中和晴日的不同風貌。本詞「淡妝濃裹」四字,雖脫胎於蘇東坡詩意,卻是形容同一時間內遠近山色的不同層次,富有縱深感,與蘇詩相比,別有情韻。下闋從樓前江中的點點白帆,過渡到自己的灑脫情懷,物我交融,飄飄欲仙。

齊 天 樂 游岱,宿碧霞宮下 (清)吳 錫 麟
丹梯直上凌閶闔,冥冥欲通天語。白細如縈,青長不了,鐵索一條來路。奇松對舞,早透頂寒濤,暗生雲雨。穩著芒鞭,採芝常願伴樵侶。 仙靈今夕會好,聽瑤環翠玦、飛響何處。壑引虯吟,林招鶴夢,拓出瓊壺如訐。秦碑漢樹,要明月呼來,共論今古。海色晴邊,一聲雞報曙。
【賞析】前人評吳錫麟詞云:「純雅中有眉飛色舞之致。」這闋泰山紀游詞便體現了他的這種藝術風貌。上闋寫白天登山所見,摹景狀物都從主觀意念出發,賦予靜物以動勢,筆墨輕靈,生動傳神。下闋從想像處落筆,運化神話傳說,將夜幕下的泰山壟罩在一片神秘奇詭的氛圍中。全詞想像奇特,氣象開朗,造語奇警,幻化無端,與一般的登臨覽勝之作確有不同之處。

木 蘭 花 慢 太湖縱眺 (清)洪 亮 吉
眼中何所有?三萬頃,太湖寬。縱虎蛟縱橫,龍魚出沒,也把綸竿。龍威丈人何在?約空中同憑玉闌干。薄醉正愁消渴,洞庭山橘都酸。 更殘,黑霧杳漫漫,激電閃流丸。有山界神仙,乘風來往,問我平安。思量,要栽黃竹,只平鋪海水幾時乾?歸路欲尋鐵甕,望中陡落根盤。
【賞析】這闋太湖縱眺詞馳騁想像,糅合神仙傳說,充滿了神奇恍惚、光怪陸離的描寫,營造了一個神秘險怪的太湖形象。詞的上闋風格豪爽朗暢,下闋的奇險壯觀場景充滿了一種宏大的氣勢,表現了詞人自由曠放、與雄奇的大自然合為一體的超邁意識。

南 浦 泊鎮海 (清)黃 景 仁
蛟門中劈,看天邊,一葉破空來。又向斷磯荒嶼,泊入浪花堆。多少鱟帆 雨,和龍吟、夜半似驚雷。更颶風驟起,含腥帶濕,白日冷于灰。 此地孫盧戰後,警烽煙、幾度海門開。還笑建炎南避,君相總傖才。回首亂鴉殘堞,聽沉沉、戍鼓有餘哀。嘆蕭條身世,海天空外獨銜杯。
【賞析】這闋詞作於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黃景仁由杭州到鎮海時。詞的上闋寫海天風光,抓住鎮海的地理特點,描摹臨海所見,氣勢奪人。下闋感嘆世事,從懷古之情引發身世之感,層層遞進。全詞將恢弘的自然景觀與歷史的滄桑變幻以及自身蕭條寂寞的情感交織在一起,縱橫跌宕,一波三折,意境深遠。
水 調 歌 頭 望胡樓 (清)郭
其上天如水,其下水如天。天容水色淥淨,樓閣鏡中懸。面面玲瓏窗戶,更著疏疏簾子,湖影淡於煙。白雨忽吹散,涼到白鷗邊。
酌寒泉,薦秋菊,問坡仙。問君何事、一去七百有餘年?又問瓊樓玉宇,能否羽衣吹笛,趁醉賦長篇?一笑我狂矣,且放總宜船。
【賞析】這闋詞以望湖樓景色與逸事,以蘇軾其人其詩其事,讚揚蘇軾的曠放襟懷,寓有自己的興寄。上闋寫望湖樓景色,檃括蘇軾詩句,但極富想像力,發展了蘇詩的內涵。下闋抒情,稱賞蘇軾的豪放曠達情懷。結韻二句,用蘇軾的情懷觀照自己,表示對寄情山水生活的無限神往。

過 澗 歇 青銅峽 (清)楊 夔 生
孤峭摩天路漫滅,雙崖奇特。群峰四旁森列,似矛戟。出峽奔濤何急?雷輥聲轟砉,盲風起,怒鶻驚飛聲磔磔。 洪濛誰試手,
斷雲根,削成奇骨?終古無人跡。苔蝕藤纏,老樹杈椏,蒼煙深處,往來惟見猿猱擲。
【賞析】這闋詞描繪青銅峽景觀,風格雄奇古怪,別具特色。清代的神韻派詩詞、浙西派詞,都追求一種溫潤秀美的風格,缺乏骨力,而楊夔生的詞卻標奇領異,具有荒情怪態。這闋詞寫險風急流,寫風雷怒鶻,寫老樹青藤,渾沌質樸,令人驚心動魄,具有一種特有的力度和陽剛之氣,表現出一種不流於時俗、別具一格的美學觀。

烏 夜 啼 同瞻園登戒壇千佛閣 (清)朱 孝 臧
春雲深宿虛壇,磬初殘。步繞松陰,雙引出朱闌。 吹不斷,黃一線,是桑乾。又是夕陽無語下蒼山。
【賞析】這是一闋紀游寫景名作,詞寫京郊戒壇寺勝景。上闋寫寺院幽靜之境,突出了寺院虛幻神秘的氣氛。下闋寫登千佛閣遠眺所見,境界開闊,蒼茫高遠。「吹不斷,黃一線,是桑乾」三句,想像超邁,造語雄奇。結韻「又是夕陽無語下蒼山」句,似有無盡感慨,而又默然無語,令人體味不盡。